
當羅永浩和西貝打響了預制菜概念普及的第一槍,一家來自日本的西餐企業,卻用一套頂級陽謀式的預制菜營銷策略,在餐飲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它就是有50年西餐廳經驗的薩莉亞西餐廳。
薩莉亞是典型的店面不大,憑借明牌預制菜創造銷售神話的餐廳之一。
![]()
據悉,即便在餐飲市場如此內卷的情況下,薩莉亞在2025年仍實現了超50%的利潤率。
特別是中國市場,為整個企業的業績貢獻率竟能達到70%。
而薩莉亞能夠如此成功,靠的就是一套絕佳的經營策略——高性價比。
![]()
一頓沙縣的錢,就能吃頓西餐,都說大城市機會多,看來不只是在工作上,就連吃飯都有“福利”。
8元一個的甜品,14元一份的烤飯,15元一個的披薩,就連各種風味的牛排也不到50元。
這個價錢的菜單,別說是放在一線城市,就是放在中國任意一個縣城,都毫不違和。
人均不到40的消費水平,就算真的把菜單都點一遍,也不用擔心自己會吃破產。
而薩莉亞就是把西餐價格打下來的“英雄”餐廳。
光從名字上看,薩莉亞是很符合西式起名字的風格,但實際上它卻是一家從日本走出來的西餐廳。
一提西餐,大家腦子里蹦出的第一個字就是“貴”,薩莉亞老板正垣泰彥當年也這么覺得。
![]()
1967年,他開了家叫薩莉亞的意式小酒館,本來就想靠西餐暴利賺一筆。
可沒想到他的如意算盤卻沒能打響,彼時日本消費者并沒有因為這是西餐而對其備受追捧。
相反,因為定價過于高端,讓小店一度差點破產。
沒辦法的正垣泰彥只能通過降價來維持店內生意,沒想到正是這波降價卻意外促成了薩莉亞的成功。
薩莉亞第一次給顧客打了7折,可顧客們大多不為所動;第二次薩莉亞狠下心,把菜品打到了5折,店內生意確實有了一些起色,但仍無法覆蓋營收。
沒辦法,薩莉亞決定直接把價格打到“骨折”,讓顧客3折就能吃到風味俱佳的西餐美味。
果然這個策略十分奏效,薩莉亞很快就受到當地人的熱情追捧,甚至門前還排起了長隊。
從此,薩莉亞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菜品的利潤率下來了,但為了確保餐廳的營收不變,就只能從別的地方把成本降下來。
于是廚房就成了改造的重點,一方面正垣泰彥開始參考快餐的經營模式,將廚房進行了一系列的標準化升級。
另一方面在原材料的選擇上,也避免了中間商掙差價的環節,直接找到了農場和加工廠合作。
兩項舉措同步實施,不僅保證了餐廳出品的穩定,還省去了不少成本,讓原本面臨倒閉的薩莉亞越發紅火。
與此同時,到了90年代,日本的經濟泡沫破裂,致使民眾越發傾向于這種高性價比且不失品質的餐廳,也正是在這股東風之下,薩莉亞的發展被催熱。
![]()
1973年,薩莉亞直接又把廚房來了個大改造,搞成了現在咱們熟悉的“中央廚房”模式。
先將食材在中央廚房內進行統一處理,隨后配送到各個餐廳,再由餐廳進行簡單加工后,端上顧客的餐桌。
這種在當時來說,也是較為領先的預制模式和標準化的管理框架,也成了薩莉亞快速擴張的關鍵。
到2003年,薩莉亞在全球已經開了300多家店了。
![]()
也正是從2003年起,薩莉亞又看中了中國這個龐大的餐飲市場,進入中國市場的薩莉亞更是將“預制”模式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彼時,上海第一家薩莉亞開業后,也因為定價過高的問題,并不被消費者看好。
幾經走訪市場后,正垣泰彥依舊拿出了自己在日本的撒手锏策略——降價。
這次不光是菜品跟著降價,還搭配著餐食推出了8元無限暢飲飲料的組合套餐。
而這次戰略調整,確實扭轉了薩莉亞進駐中國時不受歡迎的局面,點單率也有了大幅度提升,直接從日均百單攀升至3000單。
![]()
隨即薩莉亞在中國的門店數量也開始不斷增加,2006年更是直接在廣州建立起了中央廚房。
雖然那時的我們也還不了解什么是預制菜,但薩莉亞確實也是沒藏著掖著,而是大方地把廚房建成了全明檔展示。
在這里,你既看不到洗菜、切菜,也看不到任何明火操作,顧客餐桌上的食材100%都來自中央廚房的預制。
甚至什么專業廚師都沒有,超過60%的兼職員工,在接受基礎培訓之后都能完成烹飪工作。
盡管薩莉亞的流程很機械,但卻能很好地保證食物的口味,甚至連意大利本地人吃過后,都評價餐廳菜品很正宗。
![]()
而薩莉亞之所以能保證這一出品的訣竅就是,食材的新鮮。
蔬菜是在中國蔬菜大省河南、山東專門定制的種植品種,牛肉是從澳大利亞牧場直發過來,就連半成品食材的定制,也都是經過嚴格篩選后才被選進來的。
甚至他們還會在菜單上告知食材的制作流程和上菜的時間。
對于顧客來說,預不預制的先不說,最起碼薩莉亞餐廳對食物和消費者的態度很真摯。
食材新鮮、性價比高、味道穩定、環境衛生,對于熱愛美食的中國人來說,單是拿出來任意一項,都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況且薩莉亞是集合了眾多優點于一身的神仙餐廳。
![]()
打那以后,薩莉亞在中國簡直像開了掛,一路旺到現在。
2008年落址北京完成華北布局,2010年就在中國突破了50家門店,2015年門店數量達到百家,到了2019年中國就已經成為薩莉亞的最大市場。
營業額更是直線飆升,2024年業績已經超25億元。
看到中國市場潛力的薩莉亞,更是計劃在2035年實現中國門店數量1000家的布局。
![]()
當西貝旗下很多餐廳還因為是不是預制菜的問題被網友們口誅筆伐時,就有不少人在后面煽風點火地拉薩莉亞過來對比。同樣都走預制路線,憑什么薩莉亞不用被罵?
![]()
想必原因不是大家不想討伐它,實在是因為無處可說。
你要抨擊它的價格,從2003年到2025年,22年的時間里,薩莉亞整本菜單的菜價最多漲了2元錢,榴蓮披薩是這兩年漲到了25元,金槍魚沙拉22年時間漲價到12元。
![]()
甚至還有不少地區的菜品,因為中國市場原料充足,還下調了價格。
你說它預制,薩莉亞從發展至今,從未標榜過自己并非預制菜,甚至還一直用明檔廚房,向顧客們展示烹飪過程。
另一方面,也正是得益于標準化的生產流程,才讓薩莉亞在22年的發展中菜價始終如一。
對于食客來說,有什么比花得少、吃得好的一餐更有吸引力呢?
更重要的是,在當下同樣大環境緊張的情況下,薩莉亞給到顧客們的是,22年不變的體面。
學生時代你不會因為囊中羞澀,不敢翻開菜單,有了工作掙錢后,也能在這里享受到,不被菜價限制的縱容,如今在全員消費降級的當下,依舊能有這里始終如一的價格為你兜底。
最近網上更是有不少人發帖,如今薩莉亞成了許多人獨處的避風港。
沒有嘈雜混亂的環境,在一個大小剛好的單人位上,一杯酒、一道小菜,就能安坐到10點閉店后回家舒服睡覺。
![]()
還有不少年輕人,在這里開發出了自習室的新功能,再來上一杯無限暢飲的咖啡,菜品、小吃一應俱全,一待就是一天。
沒有高傲的主理人,沒有店員翻臺的催促,有的只是一整個高性價比的從容享受。
因此,即便薩莉亞來自日本,但一生愛國的中國人,還是難掩對它的喜愛。
回顧大家對預制菜的討論,再看薩莉亞的發展歷程,消費者們討厭的真是預制菜嗎?還是商家對待菜品和顧客的態度呢?
從手機界的小米到零售界的胖東來,從奶茶界的蜜雪冰城到餐飲界的薩莉亞,真誠、認真、老實的經營理念,總是能最直接地打動消費者的心。
商家數十年始終如一地把顧客的所思所想放在心上,被重視的消費者也會同樣報以熱愛回饋給商家。
想來這就是各個主打性價比的企業,與消費者們雙向奔赴的主要原因。
參考資料:
36氪:《人均消費35元,「意大利沙縣小吃」薩莉亞如何年入百億?》
三聯生活實驗室:《中年人最新解壓圣地:薩莉亞》
礪石商業評論:《凈利暴漲50%,被稱為預制菜之王,薩莉亞為何廣受贊譽?》
作者:裴不了
編輯: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