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可以靠兼職賺點‘跑腿費’,結果莫名其妙卷入了詐騙案,銀行卡被司法凍結,幾個月來生活都受到很大影響。”一位在閑魚平臺兼職“幫忙跑腿”的年輕受害者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今年夏天他接受訂單后,幫“買家”去超市采購購物卡,轉眼卻因為卷入洗錢案件而被凍結銀行卡。記者了解到,有類似遭遇的上當者遍布全國,其中三十多人通過網絡組建了一個“互助群”試圖挽回損失,也陷入漫長的責任證明困局。
![]()
兼職跑腿接到代買超市購物卡訂單,轉眼銀行卡被凍結
在深圳一家私企工作的范先生總是琢磨工作之余做點“副業”,今年5月底,他選擇在閑魚平臺發布“代跑腿”訂單,可以幫人排隊、蓋章、送貨等等,單價每次在50元左右。
“前面做過兩筆小單,第一單是幫人排隊蓋章,他們是個體戶,有些政策補貼需要手續文件,蓋幾個章報銷用。第二單是幫人裝廣告面板,合作干了幾個小時,每單收入其實都不高,基本就50元左右。”他回憶道。
直到6月7日,一位陌生買家通過閑魚私信,委托他購買大額超市購物卡,范先生沒想到一張騙局的網就此展開。對方自稱身在香港、急需禮品卡送客戶,請他去盒馬超市購買總值1.7萬元的購物卡。范先生公司附近就有一家盒馬超市,所以一口答應下來,“當時沒意識到有什么問題,覺得只要不是讓我先墊錢就沒事。”由于當天是周六,盒馬處理購物卡審批慢,超市稱第二天才能辦好。對方說當天急用,所以讓范先生改去永輝,買下來把卡密刮開發給他。
“談好給我50元跑腿費,后來因為換地點、耽誤時間還說追加給我20元。過程中我的手機電量不足,其實本想退錢不做了,對方言語間很客氣,還一直拜托我,說‘麻煩你了’,最后談到了75元。但實際付款時,只轉了44元,說微信限額。”范先生這才警覺,但為時已晚,隔天他就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被凍結。
9 月 27 日,待業半年的李女士也遇到相同遭遇。她發布合肥代跑腿代幫忙的帖子后,收到一名自稱在香港出差的網友委托,讓她代買永輝超市購物卡,不用墊付資金,買完刮開拍照即可,還承諾支付高額跑腿費。李女士起初有些疑慮,詢問是否涉及非法洗錢,對方以“洗錢買黃金更方便,購物卡無法流通”“是中秋送國企客戶”等理由搪塞,并嘲笑她“抖音看多了”。在跑腿費的吸引下,李女士放松了警惕,按照對方要求,先后用建行卡、工行卡接收陌生人的大額轉賬,購買了多批購物卡并刮開卡密拍照發給對方。
期間,對方多次以“財務漏統計”為由要求李女士重復操作,且轉賬人并非同一人,這些明顯的破綻在當時都被李女士忽略。直到朋友提醒,她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隨即前往派出所報警。
![]()
全國多人上當,他們組建“互助群”試圖挽回損失
范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匯入錢款用于購買購物卡用的銀行卡已被司法凍結,成了公安系統中的可疑對象,取款、轉賬全數受限,工資卡、微信等關聯賬戶也均風險警告。“打銀行客服才知道是哈爾濱警方介入,說賬戶涉案、需配合調查。”記者根據范先生提供的信息致電哈爾濱市南崗區大成街派出所,對方表示不便接受采訪。
通過網絡搜索,范先生發現此類騙局的受害者不在少數,遍布全國,他加入了一個微信群聊,其中30多名用戶都有類似遭遇。“銀行卡被凍結對生活有影響,但因為我有幾張卡,還算過得去。有些群友只有一張工資卡,被封后連工資發放和日常花銷都成了麻煩。對應的其他兩張卡也被銀行限制,只能柜臺取款,網上轉賬都不能用。去銀行打聽,說等凍結案件解決了,其它卡才能恢復。”范先生說。
被騙當晚,李女士徹夜失眠,她擔心自己面臨經濟損失、行政處罰、征信污點等多重風險。更糟的是,她在恐慌中將其他定期存款轉給嫂子,導致原本只會凍結的兩張卡擴大到四張,嫂子的銀行卡也被牽連凍結。此后十余天,她往返派出所5次、銀行7次,撥打無數通電話,分別聯系本地派出所、涉案銀行、異地派出所、異地反詐中心、異地主辦警官。國慶假期期間,她仍在不斷催促進度。10月9日,江蘇鎮江丹陽市公安局率先解凍了她的銀行卡,但湖南長沙縣的案件至今仍無進展。而即便解凍,涉案的建行、工行兩張卡已觸發銀行內部反洗錢系統,被限制“非柜面交易”,網銀、手機銀行、ATM機均無法使用。“我為了166元跑腿費,損失了6000多元定期利息,一周內瘦了五六斤。”李女士在小紅書發布長文記錄經歷。
多位有類似遭遇的兼職者告訴記者,“代買跑腿”看起來普通,其實處處都藏有“陷阱”。對方會用各種理由避開平臺保護:“走閑魚官方支付麻煩”“支付寶限額”……最終要求兼職者直接提供銀行卡或微信收款碼。若不能仔細辨別,接收了對方的轉賬,其實具有一定風險,很可能成為轉賬鏈條中的一環。有人為能早日解封銀行卡選擇“退賠”,將騙子打來的錢退給被騙錢財的人,自己則墊上了這筆錢,有人則因為只有一張卡,工資領取和日常開銷都成了問題。
![]()
警方稱,警惕網上接單購買大額“購物卡”,可能涉及幫助洗錢
那么,網上接單跑腿購物,是否存在風險及違法行為呢?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了一位長期進行反詐宣傳及調查的警方人士。他告訴記者,這是最近幾年詐騙分子新型的詐騙及洗錢手段,市民一定要提高辨別能力。
“這種詐騙分為三種,前提是許以高額的報酬(跑腿費),誘使跑路人接單后,購買購物卡并告知對方購物卡密碼,向對方快遞實物或直接交付等等,參與了詐騙分子的洗錢環節。”該民警告訴記者,其一,詐騙分子將贓款直接轉入跑腿者賬戶,由跑腿者按要求購買大額購物卡或黃金等實物,導致跑腿人間接轉入洗錢環節之中;其二,詐騙分子誘導其他受害人將錢款轉入跑腿者的賬戶,再讓跑腿人購買購物卡或實物,同樣屬間接幫助洗錢;其三,詐騙分子利用銀行卡的延遲轉賬功能或偽造轉賬記錄,跑腿人收到到賬短信提醒或記錄后,后續匯款被取消,導致跑腿人成為受害者。
“跑腿方不論知情還是不知情,警方在發現涉及洗錢或者涉詐后,對參與方的銀行卡(包括跟腿人)實施凍結,屬履行正常的法律程序。”該民警稱,購物卡多因不要求實名而更具隱蔽性,詐騙分子在知曉卡號及密碼后,既可在二手交易平臺快速低價轉讓,又能通過線下渠道套現,完成贓款的“洗白”。
針對跑腿人成為洗錢環節中的“工具人”, 警方提醒市民,天上不會掉餡餅,市民千萬不要輕信高額報酬的跑腿訂單,尤其是涉及大額購物卡、虛擬商品等交易;如遇賬戶被凍結、封控等情況,及時聯系銀行卡的開戶行核實情況;如果涉及詐騙案件,當事人準備好相關證據資料,如實向公安機關反映情況。
![]()
拒絕退賠銀行卡難解凍,他堅持維權希望幫更多人“避坑”
范先生向警方提供了聊天記錄、轉賬流水等證據,警方收到后主動打電話向他詢問是否退賠,范先生拒絕后,警方再一次收集證據材料。“據我了解,警方在多數情況下會建議持卡人主動‘退賠’以加快解凍銀行卡的進度。”范先生說,和警方聯系的舉證過程很艱難,有時候對方不明情況,甚至會把他當作詐騙團伙。“有人運氣好,剛打錢就觸發風控,錢沒支出去卡被凍結,原路退回了,但依舊要跑手續。我寧愿等,也要一個說法,如果每個人都退錢了事,騙子的成本就會越來越低,受害者會越來越多。”
“這整個經歷最大的困擾,是剛發生時的焦慮。平時和司法機關沒打過交道,一旦涉及刑事案件,擔心自己可能‘攤上事了’,每天很煎熬。卡凍結了,銀行和警方沒有給出明確的解決方案,一度擔心工資都收不到,影響生活和工作。后來慢慢搞清楚了,其實不涉及犯罪,心理壓力減輕許多。”范先生的遭遇已近半年,他準備進一步和哈爾濱警方溝通,也有不少人選擇投訴以推進進度。
“閑魚平臺原本有受的保護交易方式,但類似詐騙案例幾乎全部繞開官方,騙子總有理由讓你走私下轉賬。”李女士在社交平臺上以長文形式發布了自己的心得和警示,她說“一定要學習反詐知識,關注公安機關發布的反詐宣傳案例,了解常見的詐騙和洗錢手法,提高自身防范意識。一旦不小心被騙,過度自責無意義,重要的是吸取教訓、積極面對,主動去溝通解決問題,積極配合調查,將對自己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另一位受害者小陳則表示,各地處理相關案件的速度不一,有的地方處理相對迅速,但仍有很多受害者被困在證據和處理流程中。
對于范先生來說,這場風波還未落幕。他希望在年末前賬戶能夠恢復常態,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聲音,提醒更多人不要踩坑。“幫人可以,但更要先保護好自己。”
![]()
律師說法:提供不知情且無過錯證據,積極申請解除凍結
上海中聯(南京)律師事務所王捷律師告訴記者,跑腿人因借助自己的銀行卡,間接參與了詐騙分子將贓款轉化購物卡或實物的洗錢環節,辦案機關凍結該鏈條中的銀行卡、實物等證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公安機關在偵查犯罪過程中,有權依法查詢、凍結犯罪嫌疑人的存款、匯款等財產,因此是有法可依。
跑腿人因間接參與詐騙分子的洗錢環節,按相關規定,有義務配合司法機關的調查工作并提供證據,需如實向執法機關說明轉賬的來源、用途及委托購買物品的具體情況,包括轉賬方的身份信息、交易記錄、聊天記錄等。
如跑腿人能證明自己對詐騙行為或洗錢過程不知情且無過錯,不構成詐騙罪共犯。跑腿人在配合辦案機關的調查,并提交充分證據后,可根據《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相關規定,向凍結機關申請解除凍結。若凍結機關認為需要繼續凍結,跑腿人應持續關注涉及案件的偵查、起訴及審判進展,適時提出解凍申請,以確保自身權益不受侵害。
實習生 高磊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梅建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