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瑣事拖著不做,為何“痛感”更強?
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想退貨的快遞,拖了好幾天都沒寄出;想整理手機照片,直到內存不足也未開始……如同肌肉會疲勞,人的精力也會因過度思慮而損耗,這些生活瑣事看似無關緊要,卻會在每一次猶豫糾結中消磨精力,等回過神來,內心已疲憊不堪。
可能你會覺得,小事拖延一下沒什么。其實,無數的小事堆積起來,會讓你逐漸失去對生活的掌控感,消耗你的“心氣兒”。
2. 不是每件瑣事,都需要耿耿于懷
我們每天要處理諸多事情,若把心思平均分到每件瑣事上,只會在無關緊要的糾結中打轉,很難有足夠精力應對真正重要之事。
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從不會在瑣事上與自己較勁,他們能分清生活主次,明白哪些事該全力以赴,哪些應淡然處之。從現在起,不妨把每日要做之事列出來,標清主次,合理分配“時間額度”,抓大放小,才能騰出心思處理好真正重要的事情。
3. 處理瑣事的關鍵,在于“速戰速決”
處理瑣事的關鍵在于“速戰速決”,當你動手去做會發現,像寄快遞、換燈泡等小事,不過三五分鐘就能解決。與其讓拖延損耗精力,不如遇到問題馬上行動,盡快解決讓你感到別扭的日常瑣事,把節省的精力用于提升自己、感受生活美好。
養成隨手做小事的習慣,能讓我們漸漸獲得“生活盡在掌握”的信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高效解決問題的思路,讓自己始終維持“能量在線”的狀態。
4. 人的精力有限,學會掌握節奏
人的精力有限,憂慮過多快樂便少。當你感到精力不足、能量不高時,千萬別硬撐,可以為自己按下“暫停鍵”。起身下樓散步,去看場電影、洗個熱水澡,或在周末來個短途旅行,學會適時放松、及時自我調整,能讓積攢的疲憊悄然散去,狀態隨之恢復。
當身心疲勞緩解后,生活就會更從容。再次面對生活瑣事,就能更清楚地分清輕重緩急,也更容易在生活里找到屬于自己的節奏,收獲發自內心的快樂。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張裕麟 圖片:深圳Plus)
《夜色圳好》欄目現征集市民拍攝的深圳風景圖,投稿方式:關注深圳晚報并在后臺留言發送圖片【注明“投稿+拍攝地+拍攝者+拍攝時間”】期待大家的投稿。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