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民陳先生在上班路上不慎丟失了手機,恰好被走在上學路上的初中生姬鵬博撿到并交給了校門口的值日老師。在學校老師的協助下,手機順利回到了市民陳先生手中。
深圳初中生撿到手機第一時間上交
當清晨的陽光漫過樹梢,龍崗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七年級6班的姬鵬博同學如往常一樣走在上學的路上。而這一天,他的腳步卻因一個“意外發現”,多了一份凝重。“當時看到路邊有一部手機,屏幕還亮著,我第一反應是失主必定焦急萬分。”姬鵬博回憶起撿到手機的瞬間,“老師平日總是教導我們‘撿到東西要第一時間上交’,我沒多想,就趕忙將手機交給了校門口的值日老師。”
“這不過是一件平常之事”“我認為這是理所應當做的。”面對老師的表揚,姬鵬博的回答質樸而真誠,這位平日里在班級中稍顯調皮但內心卻滿是陽光的男生,以最為直接的行動詮釋了“善意”。學校也迅速作出反應,在學校老師的協助下,手機順利回到了市民陳先生手中。
這份純粹的善意,正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一個縮影。“我們始終鼓勵學生‘把小事做對,把善意放大’‘從身邊小事做起,踐行誠信友善的核心價值觀’。姬鵬博同學的舉動,便是這份教育最為生動的答卷。”龍崗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德育處老師表示,從課堂上的美德故事,到日常的行為規范,正是這些細微的引導,讓“拾金不昧”從口號轉變為學生的本能。
失主送感謝信與錦旗到學校
失主陳先生回憶起當時的心境,難掩激動之情:“由于手機里存有許多重要的資料和信息,上班路上遺失手機,我當時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沿著原路找尋了好幾遍都未能找到,內心格外絕望。”
陳先生接著說道:“我試著撥打手機,接電話的人與我核對了信息,并告知我手機被學生撿到了。那一刻,我真的十分感動,覺得這個世界依舊充滿溫暖。這位學生太出色了,他的行為讓我看到了新一代青少年的優良品質。”
為表達謝意,陳先生特意帶著感謝信來到龍崗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信中字里行間滿是真切:“姬鵬博同學,你真是個誠實善良、有責任心的孩子。拾金不昧的精神品質,是你成長路上最為珍貴的財富。”
次日,陳先生還為姬鵬博同學送上錦旗,而姬鵬博則露出了靦腆的笑容:“看到他如此開心,我也覺得特別高興。”
![]()
![]()
學校通報表揚,號召全校學生助人為樂
龍崗區教科院附屬實驗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校園生活中,姬鵬博同學樂于助人的品質體現在各個方面。只要知道有人需要幫助,他會主動上前詢問;他的這些舉動,恰似冬日里的暖陽,溫暖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七(6)班的郭楚添、陳先葆同學看來,姬鵬博為人豁達,與他相處十分舒服和愉悅。而此次拾金不昧的事跡,更使他成為了大家學習的榜樣,也讓這份雙向的溫暖在校園中持續傳遞,讓失主和姬鵬博的內心都感受到了滿滿的善意與美好。
學校隨即發布表揚通報,號召全校同學以姬鵬博為榜樣——“從彎腰撿起一片紙屑,到主動幫同學解答難題,再到像姬鵬博一樣守護他人的財物,每一份善意都是校園里的‘正能量種子’。”
![]()
當被問及“以后遇到類似的事會如何處理”時,姬鵬博仰起頭,眼睛閃爍著光芒:“當然還是會施以援手,這原本就是應當做的。”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每一位同學都懷揣著助人為樂的種子,明日校園中就會涌現更多的“小雷鋒”,這就是適性教育的光彩,讓善意融入青春的底色。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王童 通訊員 徐春梅 朱曉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