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達成共識、美國撤銷50%穿透條款的情況下,荷蘭政府似乎意識到了什么,態度突然出現大反轉。
10月29日,荷蘭政府任命的安世半導體所謂代任CEO忽然向客戶發函稱,自 10 月 26 日起已暫停向其中國產線供應晶圓。但是第二天,中美首腦會晤后就達成協議,美國暫停50%穿透條款執行。把荷蘭政府放在了里外不是人的位置上,于是乎,反轉很快就來了。
![]()
外電稱德國汽車界蜂擁前來中國求放行安世半導體供貨
拒絕向東莞工廠提供晶圓。可以認為是荷蘭政府的又一場大冒險,是在完全得罪中國人民,甚至完全得罪全球汽車產業的道路上,又邁出了毀滅性的一步。
它所破壞的僅僅是荷蘭政府自己的信用和產業聲譽,對于安世中國并不會造成什么影響,甚至有可能形成更加有利的局面,這是由兩國晶圓產業的實力所決定的。
所謂的晶圓是指在大直徑的半導體材料上蝕刻一個又一個的集成電路,這個流程是在晶圓廠完成的。但是彼此之間還沒有被切分開來,要送到下游生產企業之后,再把這些集成電路,一個一個從半導體材料上切下來,進入封裝程序。說封裝廠如果不能夠得到晶元,就等于被斷了糧草。
但是在中國大陸,有一大批企業可以執行晶圓制造的產業環節,特別是車規芯片這種大線距的集成電路,對今天中國大陸的自主晶圓廠來說,難度已經相當小了。
安世半導體的母公司聞泰科技自己就有建設12英寸晶圓的能力,下屬的上海鼎泰匠芯科技有限公司在2025年10月正式開工,預計年產晶圓片40萬片。而中芯國際等企業現在就能提供晶圓代工。
![]()
12英寸晶圓能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
所以,在中國政府宣布停止出口之后,國際市場上或許很難找到安世半導體的平替產品,但是在國內市場上,東莞封裝廠想要找到平替晶圓卻不是那么困難的事情。在同一個企業集團的框架之下就能解決。僅僅從幾何尺寸來討論,12英寸晶圓的面積是6英寸晶圓的4倍,這就能帶來生產效率的成倍增長。
所以荷蘭政府此舉,必然迎來中國的又一次制裁暴擊。
正當人們等待著新的暴風雨來臨時,卻傳出了消息,荷蘭政府可能認慫了。根據11月3日晚的消息,荷蘭政府可能撤除對安世半導體的搶奪措施,撤出私自任命的CEO,恢復中方CEO的職位。目前這條消息還沒有得到正式的確認,但是從中美韓國會談的成果,以及國際集成電路市場的大勢來看,荷蘭政府是撐不下去的。
根據中美會談,美國方面將取消集成電路技術50%穿透率的政策,也就是說像安世半導體這樣的企業,美國將不支持對他的任何貿易限制。荷蘭政府既要面對中國凌厲的貿易反制措施,又要面對美國的裝聾作啞。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荷蘭政府堅持要把制裁措施執行到底,就會發生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目前在歐洲只有兩個產能相對落后的6英寸晶圓廠,卡住這兩個工廠的出貨之后,安世半導體的幾乎全部生產就可以遷移到中國大陸,歐洲產能上就沒有任何發言權了。
![]()
荷蘭政府再不悔悟,就只能留下一座大樓
至于說中國工廠能不能脫離荷蘭母公司,獨立實施生產和銷售,這其中的法律問題也早就得到了解決,聞泰科技在收購安世公司之后,就自動獲得了這家公司所有的知識產權、商標和有關授權。
無論在哪個國家或者地區生產,都是企業自行決策的,即使把生產全都搬到中國境內,也是知識產權的合法使用,荷蘭政府并沒有依據來阻止。聞泰科技作為母公司,甚至可以把研發和銷售也全都搬到中國,在荷蘭只留下一棟大樓而已。
![]()
安世半導體生產一些不起眼但重要的小產品
如果發生了這樣的情況,荷蘭政府對這家企業就完全失去任何控制力了。而中國并不希望因為這場糾紛而阻止全球汽車產業的運行。
根據最近的政策,中方已經宣布,安世半導體的用戶可以向中方提出申請,針對性地繼續采購車規芯片。這樣就等于把荷蘭政府和相關配套荷蘭企業甩到了全球汽車制造市場之外,后果恐怕是荷蘭政客們想象不到也承受不了的。
所以荷蘭政府試圖找一個體面的辦法給自己下臺階,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對中方來說,現在的關鍵問題是要不要給荷蘭留這個面子,考慮到荷蘭政府和司法機構這次的做法非常惡劣,如果不給他們一個公開的教訓,是不足以懲前毖后的。中方恐怕需要讓荷蘭在經濟上以及體面上付出一定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