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近日在社交媒體平臺密集發聲,公開指責尼日利亞政府“默許極端伊斯蘭勢力對基督徒實施系統性暴力”,并宣稱將全面終止對尼援助計劃。
他進一步表示已指示國防部著手制定軍事干預預案,聲稱一旦決定采取行動,美方將以迅雷之勢展開“精準而強有力的打擊”,措辭之強硬前所未有。
值得注意的是,尼日利亞作為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不僅是西非地區的核心經濟引擎,也是中國企業拓展非洲市場的戰略支點之一。
當前突如其來的地緣政治危機,或將對當地逾百萬中資企業員工的生命安全以及累計超過千億美元的投資項目構成嚴峻挑戰。
![]()
追溯事件起源,特朗普在其個人社交賬號連續發布三則動態,直指尼日利亞當局縱容宗教迫害行為,尤其強調基督教群體正遭受大規模殺戮。
然而查閱國際紅十字會、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等權威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并未發現支持“基督徒遭系統性屠殺”的確鑿證據。
相反,多項獨立統計顯示,在尼日利亞近年來的暴力事件中,穆斯林群體遇難者比例超過六成,成為主要受害者。
此次特朗普不僅限于輿論施壓,更直接向美軍高層下達指令,要求戰爭部門提前部署作戰資源,為可能的軍事介入做準備。
![]()
面對美方突如其來的指控與威脅,尼日利亞外交部在兩天內迅速作出官方回應。外長奧尼亞馬在新聞發布會上明確指出:“我國政府始終致力于平等保護每一位公民的基本權利,無論其宗教信仰或民族歸屬。”
他還強調,“多元共存是尼日利亞社會的根本特征,這種包容精神與美國所標榜的價值理念本應一致。”
事實上,尼政府近年來持續強化反恐力度:2024年下半年,總統提努布簽署專項命令,調派安全部隊增援北部多個州份,重點圍剿極端組織“博科圣地”。
今年年初,軍方在博爾諾州發起專項清剿行動,成功搗毀該組織12處隱蔽營地,解救被劫持平民三百余人。
![]()
與此同時,尼國內主流伊斯蘭宗教機構也多次發表聯合聲明,嚴厲譴責一切形式的暴力行徑,倡導通過和平對話化解分歧。
這些努力卻在特朗普的言論中被完全忽視,甚至遭到片面解讀。
外界不禁質疑,為何特朗普此時將矛頭指向尼日利亞?需知美國對該國的援助規模不容小覷——僅2023年度,華盛頓便提供了總額超五億美元的發展資金與安全培訓支持。
此前因尼日爾發生政變,美方僅暫停約一億美元援助,從未動用軍事威懾這一極端手段。
![]()
此外,尼日利亞身為非洲最大產油國,美國能源公司在當地擁有廣泛利益布局。
近年來中國企業在石油勘探、煉化設施建設等領域快速擴張,引發部分美國利益集團的高度警覺,試圖借外交施壓迫使尼方調整合作方向,削弱中企競爭力。
再聚焦此次風波中最受關注的中資企業利益,作為尼日利亞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國之一,中國企業已在當地深度參與民生改善、基礎設施升級和能源體系建設。
由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主導開發的萊基自由貿易區,目前已吸引超過一百五十家國內外企業入駐,直接創造就業崗位逾三萬個。
![]()
由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承建的阿布賈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系西非首條現代化輕軌線路,每日客運量突破五萬人次,極大緩解首都交通壓力。
在能源領域,中企參建的阿達瑪風電場與宗格魯水電站兩大清潔能源項目,合計填補全國電力缺口近兩成。
如今戰火陰云籠罩,上述重大項目面臨中斷風險:若局勢升級,物流網絡可能癱瘓,建筑材料無法按時運抵現場,導致工期嚴重延誤。
![]()
極端勢力或趁亂制造騷亂,擾亂社會秩序,中資員工人身安全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更為嚴重的是,尼日利亞奈拉貨幣可能因政局動蕩大幅貶值,直接影響項目結算成本,造成巨額匯兌損失。
但必須指出,尼日利亞的安全困境遠非如特朗普所言僅為“宗教迫害”所致,而是多重深層矛盾長期交織的結果。
首先是極端組織長期肆虐,成立于2002年的“博科圣地”奉行原教旨主義意識形態,主張廢除現代教育體系,強制推行嚴苛教法。
![]()
該組織多年來不僅襲擊教堂,更頻繁針對穆斯林平民發動攻擊:曾突襲北部多所鄉村學校,綁架數百名女學生;在博爾諾州村莊實施集體屠殺,造成約兩百萬人流離失所。
聯合國已將其列為“全球最殘暴恐怖組織之一”。
其次是資源爭奪激化的族群矛盾,在尼日利亞中部高原州、卡杜納州等南北過渡地帶,信奉基督教的農耕族群與信仰伊斯蘭教的富拉尼游牧民常因耕地、水源等生存資源爆發沖突。
2025年4月,該區域接連發生兩起惡性襲擊事件,共致至少106人喪生,數百家庭被迫逃離家園。
一位當地研究學者在接受采訪時坦言:“這些暴力的本質是資源分配失衡,宗教身份往往只是沖突動員的工具。現實中,許多穆斯林牧民因草場退化、牲畜被盜而處于更加脆弱的地位。”
對于在尼運營的中資企業而言,當前形勢雖具挑戰,但并非毫無應對之策。
目前多數企業已啟動應急響應機制:部分單位增加安保力量配置,與地方警察建立全天候聯絡通道。
位于北部高危區域的施工團隊已臨時調整作業安排,優先確保人員安全;部分貿易型企業提前囤積關鍵原材料,防范供應鏈斷裂影響生產進度。
![]()
同時,中國駐尼日利亞大使館已多次發布安全預警信息,組織召開中資企業安全協調會議,協助各機構完善風險防控方案。
尼日利亞政府高度重視與中國企業的合作關系,總統提努布在近期內閣會議上特別強調:“中資參與的重點項目是國家經濟振興的重要支柱,政府將動用一切可用資源維護外國投資者的安全與合法權益。”
這一表態為中企在當地穩定經營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撐。
回顧整起事件,可以清晰看出,特朗普所提出的軍事威脅既缺乏事實基礎,又簡化了尼日利亞復雜的社會矛盾。
![]()
從宗教結構看,尼全國約半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基督徒占比介于四成至48.2%之間,這種分布格局由歷史演進形成,本身并不必然引發對抗。
真正驅動沖突的根源在于極端主義蔓延與資源分配機制失靈,將其簡單歸因為“宗教迫害”,實則是掩蓋問題本質。
對中資企業來說,盡管短期內面臨安全不確定性,但尼日利亞作為非洲最具增長潛力的經濟體之一,長遠合作前景依然廣闊。
![]()
只要局勢逐步趨穩,那些涉及電力供應、交通聯通、民生改善的重大基建與能源項目,仍將是尼政府優先推進的戰略任務。
憑借先進的技術能力與高效的執行效率,中企有望繼續在當地市場保持領先地位。
最后應當認識到,動用武力從來不是解決復雜社會危機的有效途徑。
當前尼日利亞更需要的是國際協作與建設性支持,而非單邊威脅。
無論是協助提升反恐作戰能力,還是推動土地與水資源管理改革,都比軍事干預更具現實意義。
![]()
對海外投資中的中國企業而言,此次風波也是一次深刻警示:除了關注項目回報率,還必須前置風險評估流程,加強與東道國政府、社區及宗教領袖的溝通協作,才能在全球復雜環境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眼下,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美尼兩國后續互動走向,而在尼中企的每一步應對舉措,也將成為檢驗中非合作韌性的關鍵觀察窗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