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帶來的速度,讓世界看似越來越“理性”。
當算法能生成詩歌、模型能寫論文時,“文科無用論”又一次被推上輿論的浪尖。有人擔心——文科的舞臺,會不會越來越小?那些擅長敘事、研究社會、思考價值的人,還會有怎樣的未來?
![]()
由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市教委、海河傳媒中心共同策劃的《公仆走進直播間》“教育強國的天津實踐——2025天津高校校長訪談”系列訪談中,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陳軍深入探討南開大學正在一體推進“新文科”“新工科”“新醫科”的“三新”煥新升級改革。
讓我們走進南開,看看這場改革背后的故事和溫度。
![]()
從左至右:盧偉、王轉運、陳軍、李中
0 1
一場“三新”重寫的教育實驗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陳軍,是一位在新能源材料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當下南開大學教育綜合改革的有力推動者。作為一位從基礎研究走向應用前沿的工科領軍者,陳軍院士如今正以其獨特的跨學科視野,深度參與到一場以“新文科、新工科、新醫科”協同發展為路徑的“三新”融合變革。他敏銳地指出:
“AI素養將成為大學生成長的必修能力”
“但在AI的基礎上還要有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和AI的結合,以人的思想為主,這樣靈魂不會丟”
![]()
目前,南開大學正在構建一套“三新融合”的教育體系,讓學生在跨學科碰撞中找到自己的新方向。
四個關鍵詞支撐三新建設這套體系:
理念更新——從“學知識”轉向“解決問題”;
課程重組——AI素養成為所有專業的通識課;
結構融合——文、理、醫課程互通、平臺共建;
考核改革——不唯論文,更注重創新與社會實踐。
人工智能的浪潮改變了教育的形態,但“理解人、引導人”仍然是教育最核心的使命。南開大學希望每個學生既能理解算法邏輯,也能講述人文故事,讓理性與溫度同行。
0 2
文科的新方向——不是加點AI那么簡單
“AI會取代文科嗎?”
南開的答案是:“不會。AI需要人文去引導方向。”
在新文科建設中:
歷史學院開設數字學術、數字人文專題講座,使數字化技術、云計算技術為歷史研究助力;
新聞傳播學院實踐隊赴北京調研AI在媒體的應用情況,探索AI新聞寫作與輿情倫理;
經濟學院參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聯盟”,討論人機共思的倫理與邏輯。
![]()
南開大學新傳學院“師生四同”社會實踐活動
為了讓知識真正流動起來,南開大學推行跨學科輔修制度:文科生學AI、數據科學;理工生修哲學、社會學。“能幫助學生發現更多未來職業發展的潛能所在,方向所在。”南開大學教務部常務副部長李中說。
輔修制度分為三個等級:
修滿15學分,可獲得微輔修認證;
修滿30學分,可獲得輔修證書;
修滿50學分,可以獲得輔修學位
![]()
左: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陳軍
右:南開大學教務部常務副部長 李中
李中強調,文科生在主修專業課程之外,可以用合理的時間修讀輔修課程,“如果想了解一個新方向,可以選擇‘微專業’學習,只要修完7門左右的核心課程,就能獲得微專業證書,至少先入門,不會完全不了解。”這既保證了文科主修的深度,也給學生探索新領域留下充分空間。
“找到興趣,再去培育,因材施教。”陳軍如是說。
0 3
科技的手,也要有人文的心
理工與醫科,也在靠近“人”。
![]()
南開大學“與校長共話教育強國建設”座談交流會
新工科改革強調“產學融合、問題導向”。學生走向真實的科研與產業場景,在真實問題中訓練創新思維,從“實驗室里的工程”轉向“社會里的工程”。
新醫科改革則以“AI+醫學”為核心,讓技術學習與人文關懷并行,培養能駕馭技術、理解人性的醫生,推動醫學教育從以治療為主,轉向兼具預防治療、康養的生命全周期、全健康全過程全覆蓋。
![]()
南開大學醫學院本科生獲世界機器人公開賽冠軍
南開大學學科建設辦公室、“雙一流”建設辦公室副主任盧偉和南開大學醫院管理處副處長王轉運介紹,這兩者與新文科一起構成南開的“三新矩陣”,既讓技術更有人文溫度,也讓人文學會科技語言。在這些課堂里,思想與代碼并不沖突,人文的深度,成了技術的方向感。
![]()
左:南開大學學科建設辦公室、“雙一流”建設辦公室副主任 盧偉
右:南開大學醫院管理處副處長王轉運
0 4
教育何為?南開的回答
從國家“雙一流”戰略,到天津教育創新的城市行動,南開都在以改革回應時代的命題。“三新”建設不只是課程升級,它正在重塑中國大學的知識結構與教育想象。
陳軍說,“所以我想青春是美好的,我們青年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實現自己的夢想。在這個新時代的大道上,陽光燦爛,星辰大海。”
在南開大學看來,教育的使命不是追逐新潮,而是在時代的喧囂中,讓理性擁有溫度,讓人文具備力量。
在南開大學,工科生講文科的價值,是一種對教育未來最現實的浪漫。
“技術讓世界更快,人文,讓我們知道往哪兒去。”
![]()
南開大學校園風景
在技術與思想的對話中,
這所百年學府,
正用自己的方式回答:
“什么才是教育的未來。”
節目預告
《公仆走進直播間》
“教育強國的天津實踐”特別策劃
播出時間
2025年11月3日-11月19日
每周一至周三
8:00-9:00
收聽平臺
天津新聞廣播
(FM97.2 AM909)
視頻直播
“天津廣播”官方視頻號、抖音號
歡迎持續關注,
聆聽天津高校的奮進之音!
節目直播時間安排
![]()
![]()
記者 | 萬福念 宋延軒(實習生)
編輯 | 霍然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