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格局深刻變革、科技浪潮迅猛來襲的當下,高校開展新文科建設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其必要性體現在多個關鍵層面。從國家戰略維度審視,新文科建設緊密貼合國家發展需求。《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 年)》明確提出“增強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打造戰略引領力量”“全面構建自強卓越的高等教育體系”,文科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革新發展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下,除了部分文科類院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大力發展“新文科”,部分頂尖理工類高校也不甘示弱。2023年開始,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大學相繼成立人文社科相關學部(院系)。
![]()
事實上,我國理工見長高校的文科建設和發展已有40多年的歷史,并且“新文科”以交叉學科為內涵,既內向打通文史哲藝又向外融合自然科學,吸納理性方法,因此理工科高校建設“新文科”具有顯著優勢。當然,理工高校建設文科最大的問題,是缺少傳統文科院校強大的文科基礎。不過這恰好是中南大學打造“新文科”教育的最大優勢。
目前,中南大學學科門類齊全,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和交叉學科等11個學科門類,得益于這一多元學科布局,該校的專業設置也充分展現了工科為主、文理雙驅的特征。
根據中大2023—2024教學質量報告,該校共開設了104個本科專業,其中法學占比2.8%、管理學占比7.69%、教育學占比14.42%、文學占比6.73%、哲學占比0.96%、藝術學占比5.77%,因此文科類專業總占比38.37%,占比超過中大專業數量的三分之一,可見其文科龐大的辦學規模。
![]()
再者,大眾對中南大學的優勢領域僅存在于冶金、礦業、醫學等領域,殊不知在人文社科領域的實力也十分強勢。在軟科世界一流排名上,該校的統計學和旅游休閑管理排名世界51—75,金融學排名第151—200,經濟學排名第201—300;社會科學總論、經濟學與商學進入ESI全球前1%;在近期剛發布的2025年ABC中國大學學科排名中,中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獲評A+,處于這一學科的頭部實力。
結合上述學科實力,我們可以清晰的發展,中南大學鑄就了強大的學科基底和可觀的專業布局,這也是該校能夠區別于其他高校在“新文科”建設逐漸領跑其他理工類高校,并且文科穩居湖南省第1的關鍵。
據中南大學2024年錄取情況顯示,該校2024年文史類(歷史類)加權投檔線差為147.23分,較2023年高25.26分。所謂加權投檔線差是根據各院校投檔線與相應批次控制分數線差值的平均值,而中南大學2024年投檔線差的提升幅度反映了該校在高分段考生中競爭強度加劇,這一趨勢本質上取決于該校文史類專業的社會認可度持續提升。
![]()
并且,2024年文史類高于生源省份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70分以上的新生比例為95.3%,相較于2022年的79.4%,跨越式提升15.9%。以湖南省為例,2024年的文史類第一批次控制線為496分,這意味著本省招收的新生中高考分數達到565分的考生超95%,直觀展現了中南大學優質的生源質量和社會聲譽,其背后折射的是其文科實力的社會認可度。
而在2025年歷史類的錄取中,中南大學繼續一路高歌。以其在湖南本省為例其最高分為635分,最低分為618分,區間范圍較小,側面說明了中大歷史類生源質量高,在本省還擁有一所在文史類實力突出、底蘊身后的985高校的情況下,還能吸引一種頂尖生源,正是中南大學辦學聲譽和文科實力的直觀體現。
![]()
近些年中南大學也堅持打造文科“精品”的辦學定位,推動文科內涵式高質量發展,這也是該校對國家呼吁“新文科”建設的有力回應。
![]()
人工智能等產業變革對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正經歷從 “學科分立”到“跨界融合”的深刻轉型。《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 年)》明確提出“推動文科教育與科技、產業深度融合,而中南大學以“新文科”改革以“卓越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為主要切口:通過設立融媒體卓越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實驗班,將文學傳播與數字技術深度嫁接,學生在掌握新聞傳播理論的同時,需系統學習數據可視化、人工智能內容生產等理工科學術模塊,形成“人文創意+技術實現”的復合能力結構,這種“文科知識+產業場景”的培養模式,直接回應了數字媒體等新興領域對跨界人才的需求。
以法學專業卓越人才培養計劃實驗班為例,中南大學為國家首批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之一,并從2012年起開辦卓越法律人才試驗班。這一實驗班主要為了培養基礎扎實、具有國際視野與競爭力的高素質一流法治領軍人才,為此法學院不僅大二“優中選優”,實行小班制教學,還與最高人民檢察院、故宮博物館、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等法治工作部門具有緊密聯系,并且邀請30多名知名抓夾進校舉辦司法實務系列講座50多次,豐富學生知識面、讓學生接觸“一線”工作,構建真實工作場景。
![]()
得益于此,法學院學子先后獲得2019、2021年國際刑事法院模擬法庭競賽(中文賽)一等獎,2020年和2023年獲得國際刑事模擬法庭競賽(英文賽)一等獎,自2019年其在杰賽普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中連續5年獲得一等獎……
可以說,中南大學正通過“理工醫文滲透”的培養模式,正將國家戰略需求轉化為人才培養實效——這種以跨界思維重構文科教育的“中南方案,不僅為新文科建設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樣本,更在人工智能重塑行業格局的時代,為文科人才賦予了“以人文智慧引領技術創新”的獨特競爭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