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18歲少女在全紅嬋時隔183天復出即奪冠的壯舉,本該是體育界最動人的勵志故事,可不到48小時,三種惡心操作就讓人看得火冒三丈。
![]()
先說最扎眼的身材羞辱,簡直把"刻薄"二字寫在了臉上。有網友對著屏幕放大十倍找角度,就為了嘲諷一句"肚子都出來了, 這些人怕是忘了,18歲正是長身體的年紀,全紅嬋身高從1米43躥到1米58,體重只增了7公斤,為了控制體型,她每天稱重精確到克,飲食嚴苛到常人難以想象。人家帶著腰傷腳踝傷,水里綁著阻力帶練力量,這群鍵盤俠倒好,隔著屏幕當起了身材裁判。 更離譜的是打分陰謀論。全紅嬋和新搭檔王偉瑩只磨合了三周,能跳出235.86分的成績,以0.9分險勝已經是奇跡。可偏偏有人截取片段大做文章,盯著所謂"同步性差"喊"主場照顧"。 懂行的都知道,跳水評分看完成度、入水效果等多項指標,全運會評委都是業內權威,哪來的地域偏向?全紅嬋起跳高度和入水質量都是頂級,這成績明明是實力說話,卻被硬生生潑上臟水。 最寒心的當屬惡意揣測退賽。為了避免傷情反復,團隊才讓她放棄單人項目,這明明是保護運動員的長遠考慮,卻被解讀成"怕輸不敢比""狀態下滑"。 要知道她5月因舊傷退賽時,就被罵過"臨陣脫逃",如今帶著肌肉貼站上賽場,拼下團體金牌,還要被這樣詆毀,簡直沒天理。 想起全紅嬋賽后發的"我真棒"三個字,突然懂了這三個字的重量。 她把"慢一點,但別停"的叮囑貼在衣柜,每天重復數百次跳躍,靠高壓氧治療和針灸恢復傷病,硬生生闖過了比傷病更可怕的"發育關"。 從東京奧運會的無名小將到如今的"三金王",她靠的從來不是天賦光環,而是拼出來的實力。 那些嘲諷她的人,不妨看看跳臺上的肌肉貼,想想她每天精確到克的自律,再摸摸自己敲鍵盤的手。18歲的全紅嬋在為國家爭光,而某些人卻在陰暗里散發惡意。真該學學小姑娘的坦蕩——"如何呢?又能怎!" 畢竟,能在質疑聲里奪冠的她,早用實力給自己加冕了。![]()
![]()
![]()
![]()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