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不清楚了!”河南新鄉,一九旬老人去世,家人將老人的遺體送到殯儀館火化,可拿到骨灰時卻發現里面有四根鋼釘,殯儀館說老人之前做過手術,可老人的兒媳卻表示:老人做沒做過手術我比誰都清楚,這就不是一個人!
![]()
蔡阿姨介紹,當時把婆婆送到火葬場后看到有四根鋼釘,當時一家人都懵了,雖然婆婆躺在床上多年,但這些年一直都是自己照顧的,從來沒看到過婆婆身上有任何傷疤,而且病歷上也寫著無手術史,最簡單的一點,如果婆婆身上真有四根鋼釘,那以前核磁是怎么拍的?
![]()
殯儀館態度很篤定,說流程絕對沒錯,一具遺體一個爐子,火化完清理干凈再來下一個,監控里也確實是這么顯示的。可家屬細看監控發現,火化結束到拿骨灰這一段,視頻竟然斷了兩分多鐘
![]()
工作人員解釋是線路老化。問題是,這兩分鐘偏偏是最關鍵的時刻,家屬自然懷疑,這是不是火化順序出了問題,或者骨灰在取出時被混淆了
這件事尷尬的地方就在這里——誰也不敢隨便說出“掉包”這種話,但光靠“線路老化”來解釋也太輕飄了。對于家屬來說,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情感底線
家屬提出做DNA比對,這是目前最理智的方式。因為不管殯儀館的流程多標準,只要結果出現疑點,就必須有科學的驗證。畢竟,火化是不可逆的過程,錯一次就沒法補救,哪怕只存在一絲不確定,都得查清楚
有網友說:這個火葬場管理有問題。我們這里的火葬場,在火化爐前,眾親人會對遺體作最后的道別,看遺體最后一面,在眾親人的注視下,機器把遺體緩緩推進爐子。然后就在現場守著燒。一點都不會出現差錯。看來,這個火葬場的管理得改改了
從這件事上看,殯儀館管理確實需要提高透明度。現在很多地方的殯儀流程還是封閉式的,家屬往往只能在外等結果,過程中一旦出現意外,就會引起巨大的信任危機
如果能像醫院那樣建立公開追蹤系統,比如從遺體接收、火化到取灰,每個環節有實時編號、有同步記錄,就算出了問題也能查得明白,不至于靠一句線路老化來糊弄
人死為大,這句話不是情緒,而是信任。火化是告別的最后一步,這一步要是出了疑問,再多的解釋都顯得蒼白。這事該查清楚,不是為了爭誰輸誰贏,而是為了讓所有送親人走到最后一程的人,都能心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