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藏釘疑云:殯儀館的疏漏與逝者尊嚴之困…
2025年10月,河南新鄉的蔡女士遭遇了一件讓她既悲憤又困惑的事。90多歲的婆婆臥病多日后離世,蔡女士按流程為老人辦理火化手續,可在領取骨灰時,四根泛著冷光的鋼釘赫然混在灰白色的骨灰中,這突兀的金屬瞬間擊碎了家屬最后的念想。
![]()
“從頭到尾沒做過需要打鋼釘的手術啊!”蔡女士反復強調。更關鍵的是,老人臨終前曾做過磁共振檢查——這項檢查明確禁止攜帶金屬植入物,足以佐證體內無鋼釘。
![]()
家屬帶著滿心疑惑找到殯儀館工作人員,對方報出精確的火化時間,堅稱流程合規,卻在看到醫院出具的“無手術史”證明和CT報告后啞口無言,最終只留下一句“機器不相連,我也解釋不清”的敷衍回應。
![]()
鋼釘的來源成了謎。有人猜測或許是老人早年手術植入家屬不知情,但醫院的權威報告直接否定了這一可能。從科學角度看,醫用鋼釘多為鈦合金或不銹鋼材質,熔點超1500℃,而火化爐常規溫度僅800-1000℃,確實可能留存下來。
![]()
更讓家屬焦慮的是,當天同時火化的還有另外兩位逝者,“要是前一位體內有鋼釘,工作人員沒清理干凈殘留下來,那骨灰豈不是混了?”蔡女士的質疑并非空穴來風,安徽全椒縣就曾發生過遺體未火化、骨灰已出爐的烏龍事件,最終導致兩家家屬錯領骨灰下葬 。
![]()
為求真相,家屬提出調取監控,可拿到的視頻片段斷斷續續,關鍵環節存在明顯斷片。“連哪份是婆婆的骨灰都不確定,咋下葬啊?”蔡女士的嘶吼里滿是無助。殯儀館解釋稱監控斷片是線路老化所致,但這一說法難以服眾——作為追溯服務流程的關鍵依據,監控缺失本身就暴露了管理漏洞。
![]()
此事經曝光后,迅速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分享相似經歷:“老爸火化后有假牙鋼絲,老媽骨折打了鋼板卻沒找到鋼釘,再疑惑也只能認了,老百姓能有啥辦法?”字里行間滿是無奈。
![]()
另一位網友則直指流程缺陷:“火化時就該讓直系親屬全程見證,至少得看著逝者進火化爐才放心。”這一建議戳中了行業痛點——正規流程本應包含遺體入爐前的身份核對與金屬檢查環節,但不少機構并未嚴格執行。
![]()
關于鋼釘來源,業內給出幾種推測:除了前序火化殘留,也可能是火化爐老化部件脫落,這類設備維護疏漏導致異物混入的案例并不少見。
而家屬寄望的DNA鑒定,卻面臨現實阻礙——多家鑒定機構明確表示,遺體火化后細胞碳化,DNA已被破壞,無法進行比對,這讓家屬的維權之路更添難度 。
截至目前,蔡女士仍在與殯儀館協商,但鋼釘來源尚無定論,缺失的監控也未能補全。律師指出,家屬可以人格權受侵害為由起訴殯儀館,若查實存在骨灰混淆或故意失職,相關責任人需承擔法律責任。
這起事件并非個例,它折射出殯葬行業規范執行的短板與家屬知情權的缺失。骨灰作為逝者留在世間的最后印記,容不得半點疏漏。
正如網友所言,完善“親屬見證入爐”等流程、強化設備維護與監控管理,才是守護逝者尊嚴、慰藉生者情感的關鍵。而這起“骨灰藏釘”疑云,更該成為推動行業規范升級的警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