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井蓋,大民生。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城市窨井蓋,不僅關乎市民的“腳底安全”,更蘊藏著城市治理的民生溫度,是檢驗城市治理水平的“試金石”。
![]()
窨井蓋專項排查集中整治。
當前,渝北區深入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安全至上”理念,扎實推進窨井蓋專項排查集中整治階段各項工作,以“日常巡查+集中整治+長效管理”的閉環模式,切實回應群眾對出行安全的迫切期盼,讓“腳下安全”成為民生幸福底色。
10月28日10點40分,在興科大道伴山名都小區門口,身著熒光黃反光背心、頭戴安全帽的重慶水務環境控股集團管網有限公司施工團隊默契協作,一場規范高效的窨井蓋整治作業有序開展。
只見施工人員率先設立藍白相間的安全警示牌,用錐形桶圍起作業區域,提醒過往行人和車輛注意避讓;隨后操作鉆地設備,精準破除舊井蓋周邊路面結構,平穩移除舊井蓋;工作人員迅速吊裝新型防沉降、防墜落、防異響井蓋就位,同步更換韌性更強的全新防墜網;最后均勻鋪設瀝青冷補料,用壓實設備反復碾平,確保路面平整無落差。整套工序環環相扣、高效銜接,11點20分便完成該點位全面整治,全程避開交通高峰期,最大程度減少對市民出行的干擾。
這僅是渝北區窨井蓋專項整治工作的一個縮影。據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專項行動啟動以來,渝北區始終堅持“排查無死角、整治零容忍、管護常態化”原則,將日常巡邏作為隱患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組建由市政人員、社區網格員組成的聯合巡查隊,實行“早中晚三班倒”動態巡檢,對轄區內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居民小區的窨井蓋逐一“體檢”,通過“城管通APP”實時上報問題、聯動處置,確保隱患早發現、早響應。
據了解,全區完成6萬余個窨井蓋的全面摸底排查,建立“一蓋一編號、一井一檔案”管理臺賬,精準掌握每個井蓋的權屬、位置、狀況等信息。進入10月集中整治階段后,針對人員密集的人行道、學校周邊、商業街區、深井等重點區域,全面推進窨井蓋升級改造,對排查出的松動、破損、沉塌、異響等問題井蓋第一時間更換修復,同時實現防墜網“應安盡安”,目前已為全區重點區域窨井蓋統一加裝防墜網近1.5萬套,筑牢雙重安全防線。
“以前走夜路總怕踩到松動的井蓋,現在不僅井蓋換新了,還裝了防墜網,走在路上心里特別踏實!”居住在回興片區的市民李女士路過整治現場時深有感觸地說。
從“憂井蓋”到“安心蓋”的轉變,正是渝北區把民生小事辦實辦好的生動寫照。接下來,渝北區將持續深化窨井蓋專項整治成果,按照《渝北區窨井蓋專項排查整治工作方案》要求,推進“鞏固提升”階段各項工作,對未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點位掛牌督辦,對權屬單位不整改、整改不及時的由區城市管理局代為整治并計量付費;同時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責、社會參與”的長效管理機制,探索窨井蓋智能化改造,逐步實現安全監測與預警功能,讓每一個窨井蓋都成為守護群眾安全的“定心石”,為市民營造整潔、有序、安全的生活環境。
通訊員 萬桃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