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加拿大的留學簽證,原本是無數印度學生通往未來的一條路,如今卻成了他們最難跨過的一道關。
![]()
拒簽率飆升到八成,讓很多家庭的希望瞬間落空,對比之下,中國學生的拒簽率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差距顯而易見。
這場變化不只是政策收緊那么簡單,它反映的是加印關系的全面緊張,從教育合作,到政治博弈,再到信任危機,一張簽證已經被卷入更大的漩渦里。
![]()
從搖錢樹到燙手山芋
過去,加拿大的留學簽證可以說是一門穩賺不賠的生意,高校靠國際學生賺錢,尤其是學費部分,幾乎成了學校財政的“救命稻草”。
![]()
外國學生交的學費是本地人的兩倍多,所以學校都拼命擴大招生,不問動機、不查背景,只要能交錢,統通歡迎。
而在地球的另一邊,印度也嗅到了這門生意的味道,迅速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留學移民產業鏈”。
![]()
各種中介公司如雨后春筍,專門幫人辦假材料,假錄取信、假銀行流水、假語言成績單一應俱全,只要花錢,他們就能幫你“造”出一套留學身份。
很多人申請留學的真正目的根本不是讀書,而是想借著這個渠道移民,因為加拿大的移民政策里有個漏洞:即便你只是上個短期課程,也可能拿到工作簽證。
![]()
于是,一條從“假學生”到工簽、再到全家團聚、最后拿永久居留的“捷徑”就這樣被利用了。
在這種你情我愿的局面下,印度學生大量涌入,加拿大的高校一時間賺得盆滿缽滿,巔峰時期,在加拿大超過一百萬的留學生中,印度人就占了將近一半,達到42.7萬人。
![]()
看上去雙方都獲利:學校有學費,學生有簽證,但問題很快顯現出來,很多所謂的“學生”拿到簽證后根本不去上課,而是直接消失,去打黑工或申請難民身份。
加拿大移民局發現,光是違反簽證規定滯留的印度人,估計就有4萬多人,他們擠占住房、搶占低端崗位,甚至擠壓了公共醫療資源。
![]()
原本看似雙贏的交易,開始變成兩敗俱傷,印度生源斷崖式下滑讓學校措手不及,滑鐵盧大學的印度新生三年內少了三分之二,連工程學院都招不滿人。
薩斯喀徹溫大學更慘,沒學生上課只能砍掉計算機課程,學校損失慘重,有高校估算,僅一年就虧了2000萬加元。
![]()
連帶的,校園周邊的留學生公寓空了不少,印度餐館也陸續關門,那棵曾經“搖錢”的大樹,如今徹底砸在了加拿大自己腳上。
從通行證到外交武器
經濟問題只是表面,更深層的導火索是政治沖突,2023年,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公開指責印度政府特工在加拿大境內,暗殺了一名錫克教領袖,這番話一出,直接讓兩國關系降到了冰點。
![]()
雙方互相驅逐外交官,鬧得滿城風雨,而巧合的是,這場外交風波過后,加拿大立刻收緊了對印度學生的簽證政策。
表面理由是要打擊造假、整頓系統,實際上很多人都看得出來,這更像是一場政治炒作,簽證不再只是行政手續,而是變成了外交手段,被當成一種施壓工具。
![]()
政府嘴上說要整治欺詐,實際上卻用簽證作為報復的籌碼,最明顯的證據就是拒簽率飆升,印度申請者的拒簽率高達80%,而中國學生只有24%,這種差別根本不是“反欺詐”能解釋的。
甚至有簽證顧問指出,如果申請材料中出現“錫克教”相關信息,被拒的概率會更高,這說明簽證審查已經從學業評估變成了政治審查。
![]()
更諷刺的是,加拿大官方一邊宣稱要修復與印度的關系,一邊卻讓簽證官不停蓋拒簽章,短時間內,簽證審批成了兩國關系最直觀的“溫度計”,關系越緊張,拒簽越多。
印度政府對此多次抗議,表示學生不該被當成外交斗爭的犧牲品,但抗議沒有用。簽證照樣被卡,學生成了雙方政治博弈中的小人物。
![]()
加拿大似乎也意識到問題的復雜性,但在現實利益和外交姿態之間,它更傾向于用簽證來表達政治立場,而不是去解決問題。
從信任狀到懷疑書
如果說政治因素讓局勢雪上加霜,那么長期存在的造假問題,則徹底摧毀了信任的根基,當加拿大移民局發現700多份偽造錄取信時,所有人都清楚,這只是冰山一角。
![]()
背后是一整條成熟的黑色產業鏈,印度的中介能偽造各種文件,從大學錄取信到存款證明,幾乎可以做到以假亂真。
而那些通過中介的申請人中,很多人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讀書,他們只是借著留學的名義進入加拿大,打黑工、攢錢、寄回家,甚至排隊等機會拿身份。
![]()
對加拿大來說,這相當于被人“薅羊毛”,既沒得到預期的教育收益,還承擔了社會壓力,于是,簽證官的態度徹底變了。
過去是“相信再核實”,現在變成了“懷疑再審查”,據內部消息透露,現在一看到印度護照,簽證官第一反應就是“找漏洞”。
![]()
審查程序也越來越嚴格,從原來的資料核對變成了幾乎像審訊一樣的盤問,有時一份申請要被問上十幾輪。
申請人必須解釋每一筆錢的來源,甚至要提供父母年終獎的發放依據,這種做法等于把所有人都當成嫌疑人看待。
![]()
移民局已經標記了超過1.4萬份“疑似造假”的申請,這個數字說明整個系統處于高度警戒狀態。
最終結果就是,真正想認真留學的人也被拖下水,不僅簽證難拿,審查周期也長得離譜,信任被徹底打碎后,留學體系成了一場艱難的拉鋸,政府怕被騙,申請者怕被誤傷,雙方都在不信任中越陷越深。
![]()
結語
加拿大這次的做法,其實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把留學簽證當成政治工具,不僅傷了印度學生的心,也讓加拿大的教育形象大打折扣。
![]()
如今,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去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加拿大反而在自斷后路,教育從來不只是賺錢的生意,更關乎信譽和長期發展,一旦失去了信任,學生不來,學校缺人,國家的軟實力也會跟著下滑。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