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對新人在酒店辦理婚宴,新娘換完敬酒服出來后,發現賓客全都走了,網友說:賓客是奔著吃席來的,不是奔著你來的。
![]()
今日在熱榜上看到一條新聞說:
新娘在儀式間隙去后臺換敬酒報,不到半小時的功夫,等她提著裙擺、滿心歡喜回到宴會廳時,看到原本坐滿22桌的賓客大廳,只剩下狼藉的杯盤和空蕩蕩的椅子,頓時在尷尬在原地。
在今年5月份浙江金華也曾發生過類似的事,也是一對新人辦婚宴,剛上到第八道菜時,一盤印著“開元”紅印的大饅頭端上了桌,賓客以為宴席結束,紛紛起身離席,留下新人原地手足無措。
更讓人揪心的是,某酒店宴會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說,今年類似“新娘換衣歸來空席”的現象發生了17次,遠超過了去年的5次。
這一樁樁“空席婚禮”,讓不少人議論紛紛:是現在的人賓客越來越不懂禮數,還是婚禮本身出現了問題?
有網友說:新娘應該放平心態,結婚實際是滿足新娘自己的虛榮心,大家都是去吃飯的,不是看你去的。
還有網友說:人家是去吃飯的,不是看你們表演去的,沒有記得你婚禮是啥樣的,只記得那個酒席好不好吃。
也有網友把矛頭指向了賓客說“給了份子錢就吃完跑路,太沒有人情味”、“連等新娘敬杯酒都不愿意,根本不是真心祝福的。”
![]()
我談談我個人的經歷吧!說實話,這些年我很少參加什么婚宴、滿月宴等,一般我都是給他們轉個紅包過去,我人就不過去了。
除非是知己的好友,走得近的親戚,我才會露個面,敬杯酒,說個祝福的話。要不就是有老朋友去參加,借著婚宴的機會聚一聚。
不愿意參加婚禮我主要是有三個原因:
1、開席時間晚,有的新人圖個吉利,一般選在12點18分,12點28分,還有選12點58分的,等看完儀式,肚子餓得早就咕咕叫了。
2、還有婚禮儀式,整得恢宏大氣,流程老套,不用看都知道是怎么個流程,沒有什么新鮮感 ,也沒有看頭,枯燥得很。
3、再有去吃飯,一群陌生人湊一桌,誰也不認識誰,也不知道和周圍的人聊什么,說什么,去了也尷尬,還不如不去,即使去了,也是匆匆吃完趕緊走。
![]()
我個人覺得,結婚是兩個人的事,沒必要展示給外人看,只要兩個人過得幸福快樂就好,別人什么的都不重要。
婚禮不過是一個儀式,別為了虛榮去操心累碎,就像有個網友說的扎心的話:去喝喜酒的幾百人里面,真心祝福的連一桌都湊不齊。
至于份子錢,不過是一種“社交稅”,許多人辦婚禮是為了收回曾經送出的禮金,很多人參加婚宴也不過想吃回自己的本錢。
就像有位網友說的:“與其在22張桌子里找面子,不如把時間留給三四桌,合影、聊天、拍短視,記憶反而更珍貴。
你們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