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剛讀初一的小熊來到書店。知道書店要關門的消息,她非常傷心。
她本來計劃要在書店做一個小展覽,邀請小伙伴拿出自己的作品,一起售賣,募集一點錢,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這是一個小朋友對書店的想象:它是一個美好的地方。
我告訴她,可以繼續準備展覽,有那么多美好的空間,我們肯定能找到展覽的地方。
現在我可以欣慰地告訴她:就在有杏書店繼續做吧,書店可以繼續開下去啦。
過去幾天,有太多的人關注、關心書店,大家的愛,最終產生了某種奇妙的影響,書店可以繼續辦下去了。
所以,我要感謝大家,包括那些不知姓名卻能產生影響力的朋友。
其實我已經做好了書店關門的準備。過去憂心書店的經營,老是計劃著“攢夠一年的費用”,現在放松了,書隨便打折賣,甚至想送給會員。
我覺得書店是自己想要的樣子,包括它的死亡。
開始做書店的時候,我就堅持三個原則:
所有的書,都是“合法出版物”。我記得有一次深圳的朋友來書店看我,送我一本繁體版著作,我感謝了他,但是要求把書放在書店的外面,再進書店參觀;
所有的活動都會備案。10月9日項棟梁的分享忘了備案,這是因為假期,而我也在國外旅行,溝通出了問題;
所有的活動都是公開的。因為有騰訊會議的通道,書店所有活動都有視頻記錄,可以看回放,方便“檢查”。
接下來,書店仍然會堅持這樣的原則。
書店非常弱小,又絕對透明,它可以接受任何人的審視。
它當然可能隨時結束,但是沒必要失望,因為總會有人愿意開書店,總有人“相信希望”。
大家對書店的關愛超出我的想象。很明顯,不管是我本人還是書店,影響力都很有限,配不上這樣的關注度。
大家的愛,是基于對書店的想象:在陌生人來來往往的城市,需要書店這樣的公共空間。書店凝聚人心,傳遞希望,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書店是一種對未來的承諾。
我愿意把書店理解為“城市的共識”。有誰會不喜歡書店呢?
附近的居民,可能并不讀書,但是也喜歡晚上帶著孩子來書店玩耍。書店有桌椅和棱角,也會有書掉下來,但是大家渾不在意,他們覺得小孩在書店就是“安全的”。
每周來書店巡視的網格員,每次都會很禮貌地鼓勵我們,“祝你們生意興隆”。知道書店要關門的消息,她感到驚訝和遺憾,那是我從她臉上讀到的表情。
這種共識讓我愿意把書店繼續下去。
這兩天有很多朋友問我是不是要離開成都,他們一定是感受到了傷心。這幾天在書店,店員有時也會落淚。
但是朋友們,我不會離開,也不會輕易放棄。今天,我在成都看到了這樣的共識,這是我仍然愛這個城市的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