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3日,德國總理默茨對外宣布,已正式邀請敘利亞總統艾哈邁德·沙拉訪問德國,核心議題直指“將有犯罪記錄的敘利亞公民驅逐出境”。
這一外交動作打破了德國與敘利亞多年的外交僵局,更折射出德國國內移民政策轉向的迫切性與復雜性。
同時強調德國愿助力敘利亞局勢穩定,希望與沙拉探討“如何共同解決這個問題”。
這番表態并非臨時起意,而是德國移民政策持續收緊的必然結果。
2025年前三季度,德國遣返人數已達17651人,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五分之一,聯邦州層面更明確要求推動向敘利亞等國的“定期遣返行動”。
默茨的強硬立場與德國政壇的“向右轉”趨勢緊密相連。十年前,默茨的保守派前輩安格拉·默克爾推行難民開放政策,接納約100萬移民,其中多數是逃離內戰的敘利亞人。
這一政策雖彰顯人道主義擔當,卻也埋下爭議種子。
![]()
隨著近年移民相關安全事件頻發,多地接連發生持刀襲擊事件后,時任總理朔爾茨已率先松口,宣布重開對敘利亞、阿富汗重刑犯的遣返通道,極右翼政黨支持率持續飆升。
2025年9月民調顯示,極右翼選擇黨支持率達27%,首次超過默茨領導的聯盟黨,其核心訴求便是“強硬打擊非法移民”。
在這樣的壓力下,默茨領導的基民盟徹底拋棄了默克爾時期的寬松路線。
“我再說一遍:敘利亞內戰已經結束了。現在在德國不再有任何尋求庇護的理由,”默茨的表態直指政策轉向的核心依據。
而敘利亞政權的更迭,恰好為這一轉向提供了外交契機。自2024年12月艾哈邁德·沙拉上任后,其過渡政府正積極修復與西方的關系,密集出訪尋求國際認可,這與德國急于推進遣返的需求形成了“利益契合”。
但默茨的計劃面臨多重現實挑戰。首先是法律與安全障礙,盡管德國聯邦州要求為遣返建立“法律基礎”,但如何確保被遣返者回國后得到公正對待,仍受國際社會關注。
其次是操作難度,敘利亞歷經多年戰亂,身份核查、接收流程等配套機制尚未完善,德國與敘利亞需在短期內敲定具體執行方案。
更關鍵的是國內爭議,左翼黨已明確批評當局“在遣返問題上幾乎沒有禁忌”,擔憂此舉可能波及無辜移民群體。
分析人士指出,默茨的動作本質上是“政治優先”的選擇。面對極右翼的選票壓力,他需通過實質性舉措證明執政能力。
2025年前三季度遣返人數的顯著增長,已顯示出政策收緊的初步效果,但要實現“常態化遣返敘利亞罪犯”,仍需突破外交協調、國內立法等多重關卡。
目前,敘利亞方面尚未回應訪德邀請,但默茨的表態已傳遞明確信號:德國的移民政策正進入“強管控時代”。
而邀敘總統訪德這步棋能否走通,不僅關乎數千名有犯罪記錄移民的命運,更將影響默茨政府的執政根基與德國的國際形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