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比亞迪(002594.SZ)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949.9億元,凈利潤78.2億元,環比增長23%,毛利率環比上升1.6個百分點。在國內外競爭愈發激烈的背景下,比亞迪依然交出了一份穩健的答卷。
穩中有進:營收創新高,研發投入再提速
從今年前三季度來看,比亞迪實現營收5662.7億元,同比增長13%,再創同期新高;研發費用達到437.5億元,同比大增31%,研發投入遠超同期233.3億元的凈利潤。
比亞迪在“利潤”和“研發”之間的取舍非常明確——它寧可犧牲短期盈利,也要換取長期技術壁壘。這種戰略性“重研發、輕利潤”的模式,正在構建比亞迪的長期護城河。
![]()
截至目前,比亞迪累計研發投入已超過2200億元,僅今年前三季度研發支出就比特斯拉高出109億元。這一差距不僅體現在數字上,更體現在技術落地上。
從“天神之眼”輔助駕駛系統,到超級e平臺兆瓦閃充、再到靈鳶車載無人機系統,比亞迪幾乎每個季度都能推出一項行業“首創”,它不只是跟進智能電動車潮流,而是在推動智能電動車定義的進化。
技術轉化為銷量,比亞迪的增長邏輯
今年1-9月,比亞迪全球累計銷量達到326萬輛,同比增長18.64%,完成全年460萬輛目標的70.87%,穩居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
![]()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化車型成為銷量增長的主要引擎。自“天神之眼”系統推出以來,累計搭載車型銷量突破170萬輛。換句話說,每賣出兩臺比亞迪,就有一臺具備高階智能駕駛功能。
技術積累帶來了自信,也帶來了底氣。比亞迪成為業內首個公開承諾“為智能泊車場景安全兜底”的車企,這不僅是對產品的自信,更是對用戶信任的兌現。
海外爆發:從“出海”到“扎根”
除了國內市場的穩固增長,比亞迪的全球化戰略正在提速。
今年前九個月,比亞迪海外銷量達到70.16萬輛,同比暴增132%,已經超過2024年全年總量。目前,比亞迪的產品覆蓋117個國家和地區,在多個國家躋身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前列。
10月9日,比亞迪第14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巴西工廠正式下線,巴西總統盧拉親自成為宋Pro車主,象征著比亞迪在拉美市場的“落地生根”。
而在東京車展上,比亞迪專為日本市場打造的K-EV BYD RACCO正式首發,并同步推出“純電+插混”雙線布局,將海獅06 DM-i引入日本。這意味著,比亞迪開始從“賣車”走向“建生態”,從中國品牌輸出走向全球新能源版圖的深度參與。
產業責任:與供應鏈共進退
除了自身業績,比亞迪還在財報中展示了產業鏈層面的責任擔當。
三季報顯示,比亞迪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金額明顯下降,供應商付款周期進一步縮短。
在行業內普遍“壓賬期”的現實下,比亞迪反其道而行之——主動縮短付款周期,為中小供應商釋放現金流。這不僅增強了產業鏈穩定性,也體現了其作為產業“鏈主”的擔當。并在多個國家躋身新能源汽車銷量前列
投行看好,未來仍在加速花旗最新研報預計,比亞迪2025年和2026年銷量將分別達到467萬輛和539萬輛,核心驅動力來自高端品牌增長、插混技術優勢、豐富的產品矩陣以及海外銷量的爆發式提升。
可以預見,隨著技術創新持續落地、全球化布局深入推進,比亞迪不僅在銷量上領跑,更在智能化、體系化、責任化層面定義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下半場”。
在別人還在討論如何造好電動車時,比亞迪已經開始思考——如何讓汽車產業成為智能科技的下一個“中國樣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