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荔枝新聞)
轉自:荔枝新聞
11月4日上午9:00,江蘇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肖延川,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李德帶領相關職能處室負責人,走進《政風熱線·我來幫你問廳長》全媒體直播,現場回應群眾訴求。
種糧大戶的秋稻賣向哪里?
眼下正值秋收時節(jié),種糧大戶都在賣糧。但記者在宿遷、徐州和鹽城等地走訪時發(fā)現,由于今年新收的水稻含水量高,若無法解決烘干問題,只能以低價出售給糧食經紀人。
![]()
此外,種糧大戶反映,最近幾年即便是糧食含水量等指標達標,也很難找到可收購糧食的糧庫。部分地方糧庫表示倉容已滿,沒有收購任務,不面向種糧戶收購糧食。部分地區(qū)中儲糧直屬庫則表示今年稻谷采購執(zhí)行合同收購,不對外直接采購。只有中儲糧徐州直屬庫有限公司睢寧分公司面向種糧大戶收購自營糧,價格為每斤1.33元,比糧食經紀人等中間商的收購價高。
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 肖延川
![]()
目前糧食市場以市場化收購為主,政策性收購托底。市場價格在最低收購價以上時,以市場交易雙方自行協商為主;市場價格低于最低收購價時,我們會及時在符合條件的地區(qū)啟動托市收購,由中儲糧江蘇公司作為政策執(zhí)行主體進行收購,如果種植戶的糧食達到了國標三等以上,就會敞開收購,應收盡收。目前江蘇還未達到啟動水稻托市收購的條件,所以還是以市場收購為主,收購的主體可以是國有糧庫、民營糧庫、糧食加工企業(yè)等。對于片中種植戶的秋糧一時賣不出去的情況,我們也會和地方糧食部門加強溝通,為種植戶提供服務。如果是質量問題,我們要為他們提供除雜、烘干、清理等服務,通過這些措施將糧食提高一個檔次。同時通過糧食系統的公共平臺,及時為他們提供價格服務、收購地點服務、倉容信息服務。另外也可以將他們推薦給相關糧食加工企業(yè),想方設法將糧食賣出去。
新收水稻烘干晾曬難 種糧戶心急如焚
有種糧大戶反映,今年秋收前,因雨水較多導致新收的水稻含水量超標,面臨著晾曬、烘干難的問題。記者在宿遷、鹽城兩地走訪時發(fā)現,種糧戶若想把水稻送至烘干房,都要預約排隊。無奈之下,他們只能選擇將水稻直接晾曬在交通道路上或自行購買烘干設備,有些甚至將水稻滯留在田里,無法收割。
![]()
目前,除社會上的糧食烘干房外,各地糧食部門都設有糧食產后服務中心,提供清理、烘干、收儲、加工、銷售等有償服務。2021年12月,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辦公室還專門印發(fā)了《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運營指南》的通知,要求各地糧食部門指導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在減少糧食損失浪費、促進糧食提檔升級、助農豐產增收等方面持續(xù)發(fā)揮更大作用。但記者走訪后發(fā)現,針對糧食產后服務中心,目前存在感知度低、烘糧價格無優(yōu)惠、甚至鹽城地區(qū)的糧食和物資儲備部門對其職能和服務都不了解等問題。
鹽城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監(jiān)督檢查處處長 孫建光
![]()
相關工作人員不了解糧食產后服務中心的情況,可能是處室輪崗所致。鹽城市發(fā)改委作為屬地糧食行業(yè)的主管部門,糧食產后服務中心的建設和管理,屬于我們的職能。目前國家、省和地方財政配套投資的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在鹽城市有56個,主要集中在地方國有企業(yè)和地方大型糧庫,一般只收成本費。另一方面,為方便農戶售糧或烘干,農業(yè)農村部門在全市又設置了1000多個烘干點,7400多臺烘干機,價格雙方自行協商,會相對高一些。今年鹽城市委、市政府成立了五個相關的工作指導組,調研秋收、秋產、秋種情況,目前發(fā)現受災情況不嚴重。片中反映的新收水稻存在烘干晾曬難的情況,一方面可能是機構改革后宣傳不到位所致,另一方面是農戶會考慮成本問題。目前國有的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和社會上的專業(yè)機構相比,烘干能力不夠,我們也會盡量引導、協商,服務好農民。
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 李德
![]()
全省目前糧食烘干服務大致分為三部分:一是農業(yè)農村部門建立的產后烘干服務,二是糧食部門認定的糧食產后服務中心,三是種糧大戶的烘干房,相對較少。目前對于田間地頭散戶起作用的還是農業(yè)農村部門建設的烘干服務。糧食部門認定的220個糧食產后服務中心,在正常情況下,基本能夠滿足烘干需求。在局部地區(qū)連續(xù)陰雨的情況下,我們也會提前通知各市敞開烘干服務。但在今年的極端天氣情況下,也暴露出我們糧食產后服務能力的不足。由于大多數糧食產后服務中心都是在2018年、2019年建設的,存在設備老化的情況,我們也正和國家、省財政部門協調,將裝備提檔升級,提高烘干能力,解決老百姓烘干難、賣糧難的問題。
種糧大戶、糧食經紀人賣糧遭遇“老賴”
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辛豐鎮(zhèn)的姜師傅承包了500多畝農田,從事小麥、水稻兩季種植已經10多年。去年底,當地一名糧食經紀人拖走了他家10多萬斤小麥和水稻之后,一直不肯支付購糧款。之后姜師傅將其告上法庭。
![]()
法院下達民事調解書,要求被告人將購糧款分批支付,但被告人再次失信。鹽城經開區(qū)步鳳鎮(zhèn)的仇先生也遇到類似情況,他從事糧食經紀生意多年,一直與鹽淮米業(yè)公司負責糧食采購工作的王經理合作,將收購來的糧食賣給這家企業(yè)。但2021年11月,王經理將仇先生的510噸糧食拖走后,糧款至今沒到位。
江蘇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二級巡視員 王吉富
![]()
現在市場收購主體多樣化,既有國有糧企發(fā)揮主渠道作用,也有其他社會主體,包括糧食經紀人等,我們對他們的管理是有嚴格要求的。片中反映的情況確實存在,江蘇也參與了《農民售糧款兌付管理辦法》的研究和制定,其中對于售糧款兌付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兌付起始時間以糧食交付時起算。其中對于政策性糧食收購(含儲備輪換用糧收購),要當場辦理兌付手續(xù)。政策性糧食之外的糧食收購,原則上應當當場兌付售糧款。確有特殊情況的,征得售糧者同意,要限期兌付,一般不超過7個工作日。對于高價收購、惡意打欠條的,我們將會同市場監(jiān)管部門發(fā)現一起、打擊一起、通報一起。此外,我們還要強化服務,當好保障員,對糧食經紀人開展教育培訓,同時從技術和流程上規(guī)范他們的工作。我們也要求廣大農戶留有憑證,盡量書面約定,如果發(fā)現問題第一時間向我們舉報。我們也鼓勵國有糧食企業(yè)設置一站式服務,提供一個公平公正的賣糧渠道。
江蘇廣電總臺荔枝新聞中心記者丨馬真
編輯| 圓圓 李明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