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家長提醒過孩子 “考試字寫工整點”,可青春期的娃偏不聽!
最近有個女生,為了跟強調練字的老師對著干,專門練了 “咯噔字體”,就想讓老師看不清答案。
誰知道老師根本不糾結,直接給了 0 分。
你們說現在這孩子到了青春期,是不是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好多家長天天在孩子書桌前嘮叨,就盼著孩子考試的時候字能寫工整點,別讓老師看不清丟分。可這青春期的娃呀,你越提醒,他就越跟你對著干!
![]()
就說這事兒的主角,那個中學女生吧。班主任都再三強調了,練字得練衡水體,考試的時候字寫清晰了才不會丟分,還專門找她談了好幾次,說她之前的字太潦草,讓她多下點功夫。
這要是換做咱們,是不是覺得老師這話說得在理啊?可這姑娘倒好,老師的話不但沒聽進去,反而激起了她那股較勁的勁兒,心里想著:“憑什么都得寫一樣的字啊?我偏要發明一種老師都看不懂的字體!”
![]()
這姑娘也是夠執著的,之后半個多月,課余時間全用來創字了。那字寫得,筆畫故意繞圈,偏旁部首全擠一塊兒,她自己都得盯著看半天才能認全。
她還給這字體起了個特別逗的名字,叫“咯噔字體”。
為啥叫這名呢?理由特別幼稚,她說就想讓閱卷老師看到的時候,心里“咯噔”一下,不知道咋判分,最后只能給她高分!
你們說這孩子的腦回路是不是特別清奇?
到了月考的時候,她就一筆一劃用“咯噔字體”把所有科目都寫完了。
交卷的時候,還偷偷在那兒得意,覺得這次肯定能“報復”到老師。
可成績出來那天,她拿著滿是紅叉的卷子,哭得那叫一個傷心啊,好幾科都是 0 分!
答題卡上就老師寫的一行字:“看不清的答案,一律按 0 分處理。別用個性挑戰考試規則。”
![]()
這姑娘還不服氣,跑去找老師爭辯,說什么“你就是故意針對我”“你再仔細看肯定能看清”。
老師也沒跟她吵,直接把答題卡攤開,讓她自己讀一道題的答案。
她盯著自己寫的字,看了半分鐘才磕磕絆絆地讀出來。老師手里還堆著幾十份沒批改的卷子,就跟她說:“我每天要批幾百份答題卡,每道題就只有幾十秒的時間,哪有功夫去猜你的字啊!”
我家鄰居就說,他家孩子之前寫作文的時候,特別愛寫那種藝術字,把心字故意寫成愛心形狀,結果卷面分被扣了,關鍵是作文里的論點老師都看不清,又多扣了幾分。
![]()
考試尤其是像中高考這種特別重要的考試,核心邏輯就是講究效率、公平和標準化。
在那么有限的閱卷時間里,字寫得清晰可辨,這是保證每個考生都能被公平對待的基礎。
你字寫得模模糊糊的,就好比把和老師溝通的橋梁給堵死了,那老師咋給你分呢?
這姑娘的行為不能簡單地就說她“幼稚”或者“作死”。
![]()
這時候孩子自我意識特別強,就想通過這種特立獨行的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覺得統一字體的要求就是在壓制他們的個性。
認知還不夠成熟,有一種“自我中心”的思維,天真地以為整個世界都會圍著她的創造轉,閱卷老師還會專門停下來,仔仔細細地去解讀她寫的字。
這真不是老師故意針對她,就是個人的任性在系統規則面前肯定得栽跟頭。
我就琢磨這事兒深究起來,說不定還真反映出咱們教育上存在一些缺失。
班主任只是提醒孩子字寫清晰才不丟分,這僅僅停留在功利的層面上。
要是教育能再深入一點就好了。
![]()
從溝通尊重這個角度告訴孩子,字寫得清晰,其實是對閱卷老師時間的一種尊重。
老師們每天要批改那么多試卷,時間多緊張,把字寫清楚,也是和老師有效溝通的前提。
不管在哪個領域,想要專業地呈現成果,都得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才行。要是能這樣跟孩子講,說不定孩子對規則的抵觸情緒就會少很多。
我們平常往往只是把規則一股腦地頒布給孩子,卻沒好好引導他們去理解規則背后維護公平與效率的深層邏輯。
也許在孩子眼里這些規則就成了一種壓迫,自然而然就激起了他們的對抗欲望。
真正強大的個性,是在理解并且尊重客觀規則的基礎上,還能實現最有效的自我表達。在考試這個賽道上,工整的書寫就是孩子的鎧甲和利器。
從我要與眾不同這種單純的叛逆,慢慢走向如何讓我的才華被世界看見這種成熟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