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社會輿論中,有些國家和地區比如巴以和俄烏一直都是焦點,而有些國家和地區,哪怕出現大規模的人道主義慘劇也總是無人在意。迄今為止,蘇丹的戰火已燃燒至第31個月,這場始于2023年4月的軍事政變余波,如今演變為一場涉及主權割據、人道崩潰與國際博弈的復雜危機。
![]()
前不久,蘇丹西部城市法希爾的槍炮聲停了。經過長達2年的圍攻,叛軍快速支援部隊(RSF)的黑色旗幟插上第六步兵師總部的屋頂,法希爾徹底被叛軍占領,并且伴隨著屠殺。衛星圖像顯示,城市東部土墻附近出現大片深色斑塊——耶魯大學研究團隊確認這是"土壤被血染成的暗紅色",與2003年達爾富爾種族滅絕時期的衛星記錄驚人相似。叛軍對平民和潰兵進行了大量屠殺和虐殺。蘇丹政府表示,叛軍在兩天內就屠殺了2000多名法希爾平民。聯合國安理會強烈譴責叛軍的屠殺行為,聯合國人權專員沃爾克·圖爾克證實,RSF在占領后實施了"系統性種族清洗",非阿拉伯社區的男性被集中處決,婦女兒童被強制驅逐。
![]()
法希爾的陷落標志著蘇丹內戰進入新階段。RSF現已控制達爾富爾全部5個州首府,占據全國40%領土。蘇丹政府軍領導人布爾漢稱,政府軍主動撤退是為了避免城市遭到大規模破壞。這話有點詭辯了,但憑心而論,法希爾作為一座孤城,能在沒有外援和補給的情況下堅守兩邊多已經很不容易了。
![]()
蘇丹內戰看似是政治分配問題,實則是蘇丹深層矛盾的集中爆發:首先是占人口39%的阿拉伯游牧部落與非阿拉伯定居族群的資源爭奪;其次是北部伊斯蘭政權與南部世俗力量的意識形態對立,還有外部勢力對石油、金礦和紅海航線的覬覦。誰控制蘇丹,誰就掌握了紅海沿岸的關鍵通道。蘇丹內戰一直能持續,就是因為有外部勢力支持。阿聯酋一直都是叛軍的主要支持者,而政府軍武裝部隊背后是埃及、沙特、美國,還有一些次要支持者,比如伊朗、土耳其等,已經打成了代理人戰爭。這背后反映的是一些海灣國家在非洲之角地區的博弈,都想通過加入蘇丹局勢擴大自身影響力。
但因為內戰,蘇丹已經出現了嚴重人道主義危機,據新華社報道,持續兩年的沖突已造成約2.97萬人喪生,超過1285萬人流離失所,2460萬人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狀況。世界糧食計劃署今年2月表示,蘇丹正面臨“有史以來全球最大、最嚴重的饑餓危機”。和平,究竟要付出多少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