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高市早苗在日本眾議院首相選舉中勝出,成為日本憲政史上首位女性首相。這位以極右翼立場著稱的政客上臺后,把突破日本 “防務紅線”(國防支出占GDP2%)作為核心目標之一。但要實現這個目標,光靠政治野心不夠,還得看日本財團愿不愿意、有沒有能力跟著它走 ,畢竟,韓國財團的 “前車之鑒” 就擺在那兒。
![]()
如果說,誰最了解美國如何巧妙地利用盟友關系來“薅羊毛”,那非韓國莫屬。上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對于韓國而言,是一場國家經濟的劫難,卻也成了美國資本滲透韓國核心產業的絕佳時機。在那場危機中,美國資本迅速而精準地撲向了韓國的經濟命脈。
我們看到的結局是觸目驚心的:如今的三星電子,其擁有投票權的普通股有高達55%被外資持有,優先股更是高達85%,SK海力士、LG集團等韓國科技巨頭,外資持股比例也逼近半數。甚至連韓國八大銀行的股權,華爾街的資本大鱷們也牢牢攥住了大半。這種資本層面的深度控制,并非簡單的投資行為,它直接導致了韓國的經濟決策和產業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美國資本的“臉色”。
![]()
更具象征意義的是,這種資本控制如何延伸到了軍事領域。韓國的韓華集團,原本是本土的工業巨頭,卻在這種新秩序下,扮演起了美國軍工復合體的“代理人”角色。他們將美國的軍事技術進行“本土化”包裝,生產出K9榴彈炮、“天舞”火箭炮等武器,然后大張旗鼓地賣給波蘭、中東等地區。韓華集團因此賺得盆滿缽滿,甚至創造了1.43萬億韓元的超額利潤。
這背后的邏輯是殘酷而清晰的:美國軍工巨頭們,可能覺得親自去爭奪那些低端軍售市場“掉價”,于是他們巧妙地將一些技術授權給韓國企業,讓這些“白手套”去跟中俄等國搶奪訂單。而美國自己,則躲在幕后,坐收技術專利費和資本投資回報。韓國武器在國際市場上的“所向披靡”,并非其獨立軍工實力的體現,而是美國資本巧妙操控下的結果。韓國財團,在這種模式下,既是“打工人”,也是被深度吸血的“提款機”。
![]()
現在,高市早苗的“擴軍夢”浮出水面,美國的嗅覺自然異常敏銳。總統特朗普在她當選當天,就迫不及待地“炫耀”從日本“拿了5500億”,幾天后又親赴日本“討要”更多。這種赤裸裸的利益索取,與韓國財團被美國拿捏的邏輯如出一轍。高市早苗想借助美國的力量實現擴軍,就必須先滿足這些“吸血鬼”的胃口。
與韓國財團的“沉淪”相比,日本財團過去似乎展現出更強的韌性和獨立性。即便在經濟低迷時期,美國資本也未能像在韓國那樣,大規模地滲透到日本核心財團的股權結構中。即便是巴菲特這樣的大鱷,其在日本的投資也多是針對三菱商事、三井物業等單個公司,并未真正觸及三菱、三井這些龐大財團的根基。這種家族式、交叉持股的獨特結構,在一定程度上構筑了抵御外來資本侵蝕的“防火墻”。
![]()
然而,高市早苗的“擴軍計劃”,正在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沖擊著日本財團的這份“獨立性”。日本未來五年將投入高達43萬億日元的軍費,這筆巨額資金從何而來?如果通過增稅,必然引發民眾的強烈反彈,那么,將壓力轉嫁給財團,讓他們為國家戰略“買單”,就成了高市早苗不得不考慮的選項。
我們已經看到了這種趨勢的苗頭:澳大利亞向日本購買11艘“最上級護衛艦”,總金額超過100億澳元,這被視為日本軍工財團“開張”的信號。日本還積極向菲律賓推銷雷達和武器系統,甚至東京大學也在利用美國火箭發動機技術,研究能打擊到中國沿海的巡航導彈。這些合作,無一例外都伴隨著技術的交流、資金的往來,以及資本的滲透。
![]()
一旦日本財團深度綁定美國軍工體系,其命運是否會重蹈韓國財團的覆轍?答案幾乎是肯定的。美國此刻需要日本充當其在東亞的戰略棋子,會給予一些軍工訂單作為“甜頭”。但當日本財團的技術、市場和供應鏈都離不開美國時,華爾街的資本大鱷們,必將故技重施,像吞噬韓國財團一樣,將日本財團也變成其在全球軍事—經濟體系中的“提款機”。屆時,日本財團的所謂“獨立性”,將只是一個遙遠的傳說。
高市早苗的“擴軍夢”,不僅面臨外部資本的挑戰,其自身執政基礎的脆弱,也給她帶來了巨大的內部壓力。日本自民黨內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更是讓她的執政根基搖搖欲墜。在這種背景下,如果財團認為跟著她擴軍不僅無利可圖,反而可能被美國資本“反噬”,他們又怎會乖乖就范?
![]()
而在美國面前,高市早苗也顯得異常被動。特朗普毫不掩飾的“吸血鬼”姿態,讓高市早苗不得不調整策略。她曾批評前任首相向美國“輸送利益”,但如今自己上任,卻改口稱風險“可控”,這種態度的轉變,恰恰說明她在特朗普面前根本硬氣不起來。想要借助美國的力量實現“軍事正常化”,就必須先被美國扒一層皮。這和韓國財團為了獲得美國訂單而犧牲本國利益的路徑,已經越來越趨同。
更深層次的問題是,日本所謂的“軍事正常化”,其目的究竟是為了誰?表面上,美日共同應對“中國威脅”似乎成了擴軍的借口,但特朗普這樣的政治家,其核心關注點永遠是美國自身的利益。即便美日之間能達成某些“共識”,那也必然是在美國占據主導地位、日本付出巨大代價的前提下。
對于高市早苗及其“擴軍夢”,中國的態度是清醒而明確的。外交部在她當選后,只是“注意到”這一事件,并未像慣例那樣送上祝賀,反而明確要求她“信守歷史、臺灣問題承諾”,這本身就是一種立場宣示。
![]()
我們當然警惕高市早苗修改憲法第九條、將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的企圖,因為這可能打破地區力量平衡。但同時,我們也沒有必要過度緊張。美日之間的這場“主仆博弈”,其內部的利益沖突和矛盾,遠比表面上看起來復雜。特朗普的“獅子大開口”,恰恰是日本在尋求“軍事正常化”道路上必須邁過的坎。
從某種角度來看,美日之間這種“主仆博弈”,更像是一場精彩的“狗咬狗”。中國大可不必直接介入,而是應靜觀其變,做好自己的事情。正如許多中國人調侃的那樣,支持高市早苗當首相的中國人可能比日本人還多,因為大家普遍認為,她的激進政策,最終可能會將日本帶入一個難以預測的深淵。
說到底,日本財團如果真的選擇復制韓國財團的道路,最終只會淪為美國在東亞的“軍事打工仔”。而高市早苗的“擴軍夢”,大概率會在美國無休止的利益盤剝和日本國內的重重矛盾中,最終化為泡影,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是一個被資本和地緣政治雙重綁架的悲劇,而其序幕,才剛剛拉開。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