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懷集領域網,知懷集大小事」
![]()
假冒偽劣食品,即通過偽造、冒充、摻雜等方式,或者已經過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在農村地區,這類問題尤為突出,常見形式包括生產、銷售“三無”食品、“山寨”食品以及過期食品等,此類行為均嚴重損害了農村消費者的權益。
2025年4月份以來,懷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推進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食品違法犯罪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為廣大人民群眾營造安心、放心的食品消費環境。現將專項整治行動典型案例公布如下。
案例一:懷集縣橋頭鎮某食品綜合商店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案
2025年5月27日,懷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到該商店依法開展監督檢查,在店內的待售貨架上發現一批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項,構成了經營超過有效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的違法行為。執法人員同時發現,該商家存在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的行為。懷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和第七十二條的規定,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沒收超過保質期商品,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二:懷集縣永固鎮某食品商店涉嫌經營農藥殘留含量超過食品安全標準限量的食品案
2025年6月26日,懷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第三方檢測公司對懷集縣永固鎮某食品商店經營的“桂味荔枝”(購進日期:2025-06-25)進行抽檢,發現氯氟氰菊酯和吡唑醚菌酯項目不符合GB2763-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縣市場監管局責令當事人對不合格產品進行下架及召回,對當事人進行教育,告誡當事人要合法合規經營。
案例三:懷集縣詩洞鎮某日用品商行涉嫌經營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案
2025年6月30日,懷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第三方檢測公司對懷集縣詩洞鎮某日用品商行銷售的“精選野山椒(醬腌菜)”(生產日期:2025-01-08)進行抽檢,發現安賽蜜項目不符合GB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縣市場監管局責令當事人對不合格產品進行下架及召回,對當事人進行教育,告誡當事人要合法合規經營。
市場監管部門提醒消費者:一是仔細選購預包裝食品。選擇證照齊全的正規商店,仔細查看食品生產日期、保質期、成分表,不貪圖便宜,不購買無標識、包裝破損、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食品。二是科學儲存和食用食品。所購食品盡量在保質期內食用完畢;貯存時需符合要求,如常溫、避光保存、冷藏保存和冷凍保存等;超過保質期后,切勿食用。三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消費中發現假冒偽劣食品,請留存購物憑證,及時通過12315、12345熱線或向屬地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投訴舉報。
來源:懷集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