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脆弱易碎的原因復雜,
缺鈣只是其中一種可能,
并非唯一因素。
正確認識牙齒脆弱的成因,
才能采取針對性的護牙措施。
一、牙齒脆弱易碎的常見原因
1.牙釉質損傷或礦化不良
牙釉質是牙齒最外層的保護層,具有高度礦化特性,能抵御外界刺激。若牙釉質因長期酸性食物、飲料侵蝕(如碳酸飲料、果汁)、刷牙方式不當(橫刷、用力過猛)或牙齒發育期間營養不足出現礦化不良,會導致牙釉質缺損、變薄,牙齒失去保護后就容易變得脆弱易碎。
2.牙齒磨損過度
長期咀嚼硬物、夜磨牙、牙齒咬合異常等會導致牙齒表面磨損,牙釉質逐漸消耗,牙本質暴露。牙本質比牙釉質軟,暴露后牙齒不僅敏感,抗折能力也會下降,容易出現崩裂、缺損。
3.齲齒(蛀牙)破壞
口腔內細菌分解食物殘渣產生酸性物質,會逐漸腐蝕牙齒,形成齲洞。隨著齲壞加深,牙齒內部結構被破壞,強度降低,就會出現脆弱易碎的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牙冠折斷。
![]()
4.牙髓壞死或根管治療后
牙齒因外傷、感染等導致牙髓壞死,或進行根管治療后,牙齒失去牙髓提供的營養供應,牙體組織會逐漸變得干燥、脆弱,抗折能力大幅下降,容易出現斷裂。
5.年齡與生理變化
隨著年齡增長,牙齒會出現自然老化,牙釉質磨損、牙本質增齡性變化,牙齒整體強度降低,脆弱易碎的風險也會隨之增加。
二、牙齒脆弱易碎與“缺鈣”的關系
1.牙齒發育階段
缺鈣可能影響牙釉質礦化:牙齒的發育主要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若此階段長期嚴重缺鈣,會影響牙釉質的正常礦化,導致牙釉質結構疏松、礦化不全,牙齒萌出后就可能天生比較脆弱,容易磨損或崩裂。但成年后牙齒發育已完成,此時單純補鈣對已萌出牙齒的堅固度影響有限。
![]()
2.成年階段
缺鈣并非主要原因:成年后牙齒的牙釉質和牙本質結構已固定,缺鈣更多影響骨骼健康,而非直接導致牙齒脆弱易碎。此時牙齒問題多與牙釉質損傷、磨損、齲齒等后天因素相關,盲目補鈣無法解決已形成的牙齒結構問題。
三、科學改善牙齒脆弱易碎的護牙建議
1.改善口腔衛生習慣
堅持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刷毛與牙面呈45度角,輕柔旋轉刷牙),每次刷牙時間不少于2分鐘;飯后及時漱口或使用牙線,清除食物殘渣,減少細菌滋生和酸性物質侵蝕,保護牙釉質。
2.調整飲食與咀嚼習慣
減少碳酸飲料、糖果、酸性水果等食物的攝入,避免牙齒長期受酸性物質侵蝕;少吃堅果殼、骨頭等過硬食物,避免用牙齒咬開包裝、咬硬物,防止牙齒崩裂或磨損;咀嚼時注意雙側牙齒均衡使用,避免單側咀嚼導致牙齒磨損不均。
![]()
3.定期進行口腔檢查與護理
每半年至一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及時發現齲齒、牙齒磨損、牙周疾病等問題并盡早治療;必要時可進行牙釉質脫敏處理或涂氟治療,增強牙齒抗酸能力,保護牙釉質。
4.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若牙齒脆弱由齲齒引起,需及時進行補牙治療,阻止齲壞進一步發展;若因牙髓壞死或根管治療后導致牙齒脆弱,可通過牙冠修復(如烤瓷冠、全瓷冠)保護牙齒,增強其抗折能力;若存在夜磨牙問題,可在醫生指導下佩戴咬合墊,減少牙齒磨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