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都知道,美國一向喜歡一邊談判一邊施壓,因此在此次中美雙方會談之后,我們就已經做好美國再次對華強硬的準備。
果不其然,會談之后沒多久,美財長貝森特就再次對華發起威脅,這次,美國又準備出什么招呢?
![]()
美國繼續對華施壓
11月2日,貝森特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宣言稱,如果中國重啟或者繼續限制稀土出口,特朗普政府就準備上調對華關稅。
不得不感嘆,美國翻臉的速度也太快了,明明在談判結束后,特朗普還為此次會談結果打出了12分的超高分。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美國對稀土的焦慮有多嚴重。事實上,中國在對稀土進行管控之后,美國就真的沒有稀土可以用了。
而雙方在吉隆坡已經就稀土等關鍵物資的貿易安排達成了初步共識,美方現在無疑是想通過威脅手段來鞏固雙方之間的共識。
不過,中國也早在11月1日就表示,可以對符合條件的稀土出口予以豁免,但前提條件是先滿足國內需求,這既保留了談判空間,又傳遞出明確的信號,那就是中國不會因為外部的壓力就放棄對稀土資源的管理權。
![]()
事實上,美國的真實意圖遠不止于此。我們都清楚荷蘭最近對中資企業安世半導體的強行接管,正是美國在背后指使,中美釜山會晤之后,荷蘭的一系列行為導致中荷的關系急劇惡化。
此次,美國或許在私下里向荷蘭承諾了“稀土共享”協議,那就是如果中國對荷蘭反制稀土出口,美國就私下里進行中轉操作,將從中國獲得的稀土分享給荷蘭,來支持荷蘭繼續對抗中國。
這實際上就是將盟友推向科技戰的前線,而自己躲在幕后收割利益。
不過,中國也通過限制安世半導體中國工廠的出口,導致荷蘭以及歐洲車企面臨芯片斷供的危機,全球汽車供應鏈因此陷入“大地震”。
![]()
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感到著急
直至現在,荷蘭政府闖的禍還在產生影響。11月3日,德國汽車零部件巨頭采埃孚緊急向中國申請豁免安世半導體芯片的出口限制,其發言人坦言,如果無法恢復供應,德國工廠可能面臨停產,并準備讓員工休無薪假。
此外,歐洲最大車企大眾汽車更是直言,現在已經無法保證德國工廠本周后的生產。
安世半導體作為全球車規級芯片的重要供應商,其中國工廠的晶圓斷供,直接切斷了歐洲車企的“生命線”。
并且,安世中國同時加速驗證新晶圓產能,將供應鏈風險降至最低。
這種未雨綢繆的布局,不僅展現了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更揭示了一個真相:在半導體領域,技術自主與資源掌控才是真正的“免死金牌”。
![]()
如今,歐盟已經陷入戰略困境,其在安全上依賴美國的保護傘,經濟上卻和中國深度綁定,2024年,中歐貿易額突破8000億歐元,德國汽車產業對華出口占比超過30%。
而美歐7月份新貿易協議雖然緩解了雙邊貿易摩擦,但也讓歐盟意識到其戰略自主性正在被美國逐步侵蝕。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外長瓦德富爾已經主動與王毅外長進行通話,這也體現出歐盟既不愿意徹底倒向美國,又擔心被中國反制,只能在搖擺中錯失戰略機遇。
而中方的立場始終清晰,不要求歐盟選邊站,只希望能夠保持戰略中立。
![]()
如果歐盟繼續放任荷蘭的單邊行動,最終可能重蹈“脫鉤斷鏈”的覆轍,要知道,2024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因為貿易爭端孫德hi超500億美元,如哦新冷戰陰影籠罩,這一數字或將翻倍。
歐盟應該明白,中國的發展從不依賴“陣營對抗”,而是通過開放合作實現共贏,如果歐盟繼續執迷不悟,或將在大國博弈中率先遭受重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