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前言
2025年4月,聯合國報告蘇丹人道危機已達“災難級”,超1300萬人流連失所!
這場持續兩年半的內戰,死亡人數早已超過俄烏和加沙之和,可我們的手機屏幕上,幾乎沒有它的位置。
百萬人的哀嚎,為何全球聽不見?這場戰爭悲劇為何會被靜音?
![]()
作者-常
百萬人在哀嚎,世界卻按下了靜音鍵
快反部隊圍了整整18個月,城早就破了,可世界仿佛集體失了憶,法希爾最后一所運作的婦產醫院,遭到了蓄意反復的攻擊,超過460名孕婦和家屬,就這么在病床上被屠殺了。
士兵們進城后,對特定族裔的平民展開了挨家挨戶的“清洗”,超過2000條鮮活的生命,瞬間化為烏有。
僥幸逃出來的人們,正在沙漠里徒步跋涉,聯合國說,短短兩天就有2.6萬人逃離,他們嚴重脫水、渾身是傷,內心充滿了難以磨滅的創傷。
![]()
更可怕的是饑餓,這并非因為沒有糧食,而是因為沖突雙方,都在拿人道主義援助當作戰術武器,他們搶劫、封鎖救援車隊,把饑餓當成了最可怕的殺人利器。
英國那邊推測,實際死亡數字可能接近百萬,這個冰冷的數字,絲毫不比俄烏戰爭少,很多人可能會問,既然這里重武器不多,怎么會死這么多人?
那你是不了解非洲,這里的人做起事來特別野,聽說過盧旺達大屠殺沒?三個月一百多萬人被害,就是一種用來割香蕉的砍刀。
砍刀兩個月都能砍死百萬人,蘇丹內戰再怎么著也有大量的AK47,效率沒翻倍已經很收斂了。
![]()
世界衛生組織和無國界醫生的救援人員,是冒著生命危險,在通訊幾乎斷絕的情況下,才把法希爾醫院慘案的消息傳出來的。
當一場屠殺沒有畫面、沒有視頻、沒有幸存者的哭喊直播時,它在公眾的腦海里,就幾乎等于沒有發生過。
蘇丹自1956年獨立以來,就鮮有安穩日子,十幾次兵變,沖突成了很多年輕人的常態,他們不是支持誰,只是在絕望里找個能活下去的依靠,這就叫亂世生存法則。
![]()
醫院的系統也徹底崩潰了,蘇丹百分之八十的醫院已經關閉,剩下那點為數不多的,也缺醫少藥,一點小病隨時可能演變成絕癥。
生孩子更是成了一場生死賭博,關鍵是那邊還特別能生,生育率高得驚人,亂世里夭折率更是離譜。
超過八百萬人流離失所,這個數字最近又更新到了一千萬以上,這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流離失所危機,沒有之一,每四個蘇丹人,就有一個在逃難,去乍得和埃及的難民超過了百萬。
聯合國發出的募捐呼吁,大部分都沒有得到兌現,富國們都覺得這里是個無底洞,投進去的錢打了水漂,關鍵是沒有任何回報。
![]()
地緣無價值則無人問津,冷酷的生存法則
蘇丹不是烏克蘭,它不在北約的邊界上,牽動不了歐洲的安全格局,它也不是世界糧倉,攪不動全球的能源和糧食價格。
它更不是加沙,不牽動中東石油的穩定,更不牽動全球猶太裔的敏感神經,說到底,蘇丹在大國戰略家的眼里,不夠格,它只是個“角落”里的麻煩。
![]()
蘇丹這倆主角,布爾漢是蘇丹武裝部隊的總司令,達加洛是快速支援部隊的頭頭,這倆人本來是搭檔,2019年蘇丹老百姓推翻了前總統巴希爾,兩人聯手接管了權力。
巴希爾時代,兩人都在達爾富爾鎮壓叛亂,布爾漢管著正規軍,達加洛帶的金戈威德民兵后來改組成了快速支援部隊,有十萬人馬,裝備相當精良,還控制著金礦和邊境貿易。
蘇丹的黃金多,年產八十噸以上,快速支援部隊幾乎壟斷了大半的黃金出口,這些錢直接進了他們的腰包,用來買武器、發軍餉。
![]()
2019年政變后,蘇丹本來要轉向文官政府,國際社會也幫忙調解,好不容易在2022年簽了框架協議,要把兩支軍隊合并,快速支援部隊得融入正規軍里。
可達加洛不干,布爾漢又堅持要統一指揮,談來談去談不攏,到了2023年初,兩人干脆公開撕破了臉,在媒體上互相指責對方,埃及和沙特試著拉和,也沒成。
4月14日,零星的沖突爆發了,第二天,全面開戰,快速支援部隊先動手,襲擊了喀土穆的軍營,蘇丹武裝部隊則立刻用空軍進行了猛烈的回擊。
![]()
仗打得也很殘酷,快速支援部隊擅長巷戰,正規軍有空軍和重武器,雙方在人口上千萬的首都里,用重炮對轟,用戰機往下扔炸彈,近距離就用砍刀互砍。
整體來看也沒啥戰術,就是亂糟糟地打來打去,也沒什么固定的戰線,雙方互有勝負,陷入了長期的拉鋸戰。
這場戰爭的持續,背后全是外部勢力在拱火,布爾漢有沙特、土耳其和埃及幫忙,達加洛這邊,則有瓦格納和阿聯酋撐腰,哪邊要是呈現出劣勢,支援立刻就上來了,所以這仗打了這么久,還沒結束的態勢。
![]()
注意力經濟下的殘酷篩選,我們都是共謀
1956年蘇丹獨立時,英國人把一個統一國家的政權,幾乎完整地交給了北方人,這就等于給這個國家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南方人覺得:“我們被出賣了,我們先是被英國人殖民,現在又要被北方人殖民。”所以,蘇丹獨立慶典的香檳還沒喝完,第一次內戰就爆發了。
這場仗從1956年斷斷續續打到了1972年,死了整整五十萬人,和平并沒持續多久,1989年,一個狠人通過政變上臺了,他就是奧馬爾·巴希爾。
![]()
巴希爾是個極端的伊斯蘭主義者,他上臺后立刻在全國強推伊斯蘭教法,這一下徹底激怒了南方的基督徒和那些信仰原始宗教的部落。
于是,第二次內戰爆發了,這次打得更為慘烈,從1983年一直打到2005年,死了整整兩百萬人,并最終導致了2011年南蘇丹的分家獨立。
但巴希爾的“杰作”,還遠不止于此,就在他忙著在南方打仗時,他的后院——西部達爾富爾地區,也起火了,這就是理解今天這場內戰的“鑰匙”。
![]()
達爾富爾的情況和南方很像,當地的黑人受夠了喀土穆的壓迫和歧視,在2003年發動了起義,巴希爾又想去鎮壓,但他手里的“蘇丹武裝部隊”,這時候卻開始“摸魚”了。
巴希爾想出了一個陰毒但又“高效”的辦法:“以夷制夷”,他看中了達爾富爾地區的另一股勢力——當地的阿拉伯裔牧民,這些人常年為了搶水、搶草場,和當地的黑人農耕部落械斗。
巴希爾的操作是,給這些阿拉伯牧民發錢、發武器,還給了他們一個響亮的名分,于是民兵組織金戈威德誕生了,字面意思就是“騎在馬上的惡魔”。
![]()
和平是奢侈品,守護它需要對抗遺忘的本能
打仗最倒霉的永遠是老百姓,蘇丹官方說只死了幾萬人,可這數據從開戰后就沒怎么更新過,英國那邊推測,實際死亡數字可能接近百萬,絲毫也不比俄烏戰爭少,而且這里死的大部分都是平民。
俄烏那邊死的軍人多,蘇丹這兒,老百姓夾在中間,最是凄慘。
醫院百分之八十都關門了,就算沒關,也缺醫少藥,一點小病都可能要人命,生孩子更是一場賭博,關鍵是那邊還超級能生,在亂世里更是慘。
饑荒正在逼近,五百萬人餓著肚子,兒童營養不良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
![]()
去乍得和埃及的難民,加起來超過了百萬,聯合國警告說,援助根本不夠,募捐也沒人理,富國們都知道這里是個無底洞,投了錢進去,也改變不了戰局,關鍵是沒有任何回報。
對整個世界來說,只要戰火不燒到鄰國,不影響紅海的主航道,大家就可以裝作沒看見,對很多年輕人來說,當兵是唯一的收入來源,不是為了什么主義也不是忠于誰,只是為了換一口飯吃。
你住在誰的控制區,就得聽誰的話,誰控制了金礦和走私路線,誰就能提供工作機會,誰控制了政府體系,誰就能發薪水。
![]()
雙方都在賣力地宣傳,蘇丹武裝部隊說對手是野蠻的土匪,快速支援部隊則說對方是腐朽的舊勢力,在通訊被切斷的地區,老百姓能聽到的,只是控制者想讓他們聽到的那一面。
等到誰家的一個孩子死在了戰場上,這家人就很可能徹底死心塌地地跟上了其中一方,仇恨和恐懼,成了最好的兵源。
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習慣,蘇丹自打獨立以來,就沒過過幾天安生日子,軍事統治成了常態,對很多年輕人來說,沖突和戰爭是他們知道的唯一常態。
![]()
長期的動蕩讓一部分人產生了一種扭曲的依賴感,既然無論如何都沒有好日子過,那不如維持一個強大的軍事集團,至少還能提供一點可憐的安全感,萬一這邊打贏了,將來還能跟著分一杯羹。
所以,老百姓所謂的“支持”,本質上是在極端環境下的一種生存策略,就像一個溺水的人,絕望地想抓住任何能讓自己漂浮起來的東西。
這無關對錯,只關乎活著。
![]()
結語
我們總以為信息自由,卻不知自己活在一個被精心篩選的世界里,蘇丹的悲劇,是我們每個人認知盲區的一面鏡子。
未來,“被遺忘的角落”只會越來越多,對抗這種系統性的冷漠,將成為一種重要的現代公民素養。
下一次,當你刷到蘇丹這樣的新聞時,請多停留一秒,你的關注,或許就是打破信息黑洞的第一束光。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