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的體檢中心,有兩位截然不同的患者:一位是91歲的李奶奶,另一位是40歲的張先生。李奶奶精神矍鑠,步履穩健,體檢報告顯示她的血管光滑無斑塊,各項指標都相當健康。而張先生卻愁眉苦臉,他的體檢報告顯示血管嚴重堵塞,已經出現了早期的心血管問題。
為什么年紀輕輕的張先生血管狀況如此糟糕,而高齡的李奶奶卻能保持血管健康呢?差別或許就在他們的生活習慣上。
張先生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到深夜。他告訴我,自己平時飲食不規律,喜歡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還經常熬夜。最近幾個月,他總是感覺胸悶、氣短,甚至有時候還會頭暈。他以為是工作太累,休息一下就好,沒想到體檢結果卻給了他當頭一棒。而李奶奶則完全不同,她每天堅持散步,飲食清淡,生活作息規律。她笑著說:“我這把年紀了,身體還這么硬朗,多虧了這些好習慣。”
![]()
為什么血管會堵塞?
血管堵塞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誘因之一,它就像城市的交通堵塞一樣,一旦發生,會對身體的正常運轉造成嚴重影響。血管堵塞的主要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這是一種慢性病變過程,通常發生在大中型動脈的內膜上。
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原因是脂質代謝異常。當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多時,它們會沉積在動脈內膜下,形成脂質斑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斑塊會逐漸增大,導致血管壁變厚、變硬,血管腔變窄。同時,炎癥反應也會參與其中,進一步加劇斑塊的形成和不穩定。當斑塊破裂時,會引發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從而導致血管完全堵塞。
此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也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這些疾病會導致血管內皮功能障礙,增加血液黏稠度,進一步促進斑塊的形成和血管堵塞。
![]()
哪3個習慣加速血管堵塞?
不良的生活習慣是加速血管堵塞的重要因素。以下3個習慣尤其需要引起注意:
1. 高脂肪、高糖飲食:長期攝入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會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這些物質會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導致血管堵塞。例如,經常食用油炸食品、甜點、含糖飲料等,不僅會增加體重,還會對血管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2. 缺乏運動: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會導致血液循環減緩,血液黏稠度增加。缺乏運動還會導致肥胖,進一步加重心血管的負擔。研究表明,每天進行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可以顯著改善血液循環,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3. 吸煙和酗酒:吸煙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煙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會損傷血管內皮,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吸煙還會導致血液黏稠度增加,進一步加重血管堵塞的風險。酗酒同樣對血管健康有害,過量飲酒會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的風險。
![]()
老年人打疏通血管的針有用嗎?能預防心血管問題嗎?
在老年人群體中,有一種常見的誤區,就是認為定期打疏通血管的針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實際上,這種做法并沒有科學依據。
目前,醫學上并沒有一種可以快速疏通血管的“神針”。所謂的“疏通血管針”通常是一些活血化瘀的藥物,如丹參、紅花等。這些藥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血管堵塞的問題。而且,這些藥物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過敏反應、出血風險等。
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和控制慢性疾病。老年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減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攝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控制鹽的攝入量,每天不超過6克,以降低高血壓的風險。
2. 每天進行適量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等。運動不僅可以改善血液循環,還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的代謝能力。
3. 定期監測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管理。如果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一定要按時服藥,控制病情。
4. 戒煙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時,限制飲酒量,男性每天不超過兩杯,女性每天不超過一杯。
5. 定期進行全面體檢,及時發現和處理潛在的健康問題。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應該重視體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