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交廣州航道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航局)承建的珠海港高欄港區15萬噸級主航道維護疏浚工程順利完成各項前期準備工作,正式進入第二次施工實施階段。這項工程不僅是保障華南地區能源與物資運輸暢通的關鍵工程,更是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
![]()
珠海港高欄港區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是粵港澳大灣區西岸唯一的深水良港。本次維護疏浚的15萬噸級主航道全長16.25公里,由于該海域常年面臨嚴重的泥沙回淤問題,年平均淤積厚度達0.96米,給航道維護工作帶來巨大挑戰。
面對營運航道“工期緊、邊通航、邊施工、航道疏浚里程長、疏浚泥層薄”等復雜環境與工程特點,廣航局項目團隊創新采用“動態網格化”施工管理方法,據項目副經理高震標介紹,項目投入了多艘先進水平的中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進行分段施工,并利用往返拋泥區的時間合理、動態控制在場施工船舶數量,形成流水施工,最大限度減少對航道通航與港區運營的影響。
同時,項目部建立了科學嚴密的施工組織體系。針對本工程養護期長達12個月、需要根據指令多次進場施工的特點,制定了彈性施工計劃,建立了快速響應機制。通過設立現場調度中心,與海事、港口、引航等部門建立24小時聯動機制,實時掌握船舶動態,科學調配施工資源。
工程施工區域生態敏感度高,周邊分布著多個生態保護區。在推進工程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理念,采取了一系列創新環保措施。
“我們所有參建船舶都安裝了傾廢儀、AIS系統及監控,實現了疏浚土運輸、傾倒全過程動態監控。”項目安全總監侯善占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項目部還創新實施了“網格化”拋泥管理,將指定的臨時性海洋傾倒區劃分為若干個作業單元,確保疏浚物均勻分布。同時,科學規劃了前往卸泥區的專用航線,有效避免了施工船舶與商船航線的交叉沖突。
該工程的實施將進一步強化珠海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戰略地位。珠海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工程是落實廣東海洋強省戰略的重要舉措。項目建成后,將確保15萬噸級大型船舶安全進出港,預計每年可為港口新增吞吐能力約500萬噸。
據統計,高欄港區目前已開通國際航線50余條。本次航道維護工程完成后,將進一步提升珠海港作為國家綜合運輸體系重要樞紐的功能,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港口支撐,同時也為廣東打造“海上新廣東”貢獻珠海力量。
(中國日報社廣東記者站 邱銓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