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5年到1965年,共有1360人被授予或晉升為少將軍銜,他們被統稱為“開國少將”,都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這里面,張子珍將軍是非常可惜的,他在49歲時就早早離世,上級告知家人是自殺,然而遺體上卻傷痕累累。并且他去世時,頭上還被扣了“帽子”,直到11年后才重獲清白。
那么,他當初到底遭遇了些什么呢?
![]()
張子珍1918年出生于山西應縣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雙目失明,全家都靠母親做手工活支撐,日子過得緊巴巴。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張子珍很小時就開始幫母親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贏得周圍人的稱贊。
當時家族里有私塾,族中子弟都可入學,張子珍知道自己的家境,學習異常刻苦,成績排在了第一,還得族中長輩補貼考入縣里的高小。
只是在他16歲那年,家族進行分家,張子珍家里只分到一升小米,這就更加困難了。所幸當時校方為照顧貧苦學生,選拔了兩名公費生,張子珍成功被選中。
然而沒想到,這還引來了一些麻煩。
![]()
有幾位同學嫉妒張子珍成績好還能享受公費教育,就想盡辦法排擠他,還曾拿東西放在張子珍書桌里,污蔑他偷東西。
幸好老師非常正義,在校方面前用自己的工資做擔保,讓張子珍完成了高小教育。
畢業后,張家沒辦法再負擔,張子珍就回家勞作,一邊干活一邊自學。他成長之時,吃了太多苦,也見了太多惡,內心就很想改變這一切。
1936年,日寇侵華的腳步日益加緊,無數愛國青年紛紛走上抗日的道路,張子珍于此背景下加入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
![]()
這個組織里,有很多秘密的共產黨員,跟這些人接觸后,張子珍意識到,這才是自己苦苦尋覓的改變之途。
隨即他非常積極地參加活動,次年便通過組織的考驗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全面抗戰爆發后,張子珍加入心向共產黨的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擔任第一縱隊連指導員。
日寇對三晉大地發起進攻后,張子珍隨部勇敢抗爭,配合八路軍129師襲擊日寇、收復淪陷地,干出了一番成績。
![]()
1938年,八路軍總部對山西決死隊進行整軍,開辦軍政訓練班,用新干部撤換了一批舊軍官。
到1939年上半年,決死隊發展出50個團,大部分都聽從八路軍指揮。
可這樣一來,閻錫山和蔣介石心中極為忌憚,同年年底,閻錫山就派出主力部隊進攻決死隊,其中的共產黨員大部分被殺害,余部輾轉并入八路軍。
張子珍是先歸屬于八路軍120師,后又調到太岳地區跟隨劉鄧作戰,從此他就成了劉鄧大軍的一員。
![]()
解放戰爭時期,張子珍歷任晉冀魯豫軍區四縱32團政治處主任、四縱34團政委、湖北軍區勛陽軍分區副政委等職,參與過呂梁、汾孝、襄樊、淮海等重大戰事。
新中國成立后,張子珍一直留在軍隊中,擔任過19軍兼陜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陜西省軍區干部部副部長,西北軍區干部部處長,蘭州軍區干部部部長等職。
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軍銜,3年后升任為蘭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已屬于蘭州軍區的核心干部。
1964年,張子珍晉升為少將,雖然職務和軍銜都在往上,但他謙遜的作風從未更改。
![]()
他經常對身邊人說:“我們做干部工作就像秤一樣,要公平、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如果遇到問題,寧可群眾的秤頭高一些,不要低了。”
同時,張子珍嚴以律己,從不多吃多占,有些公務招待的煙、茶都是自掏腰包。
每年他都會不定期深入連隊,與戰士同吃同住,了解一線戰士們的所思所想。
離開部隊后的第一件事也是檢查秘書的繳費票據,看自己是否如數繳費伙食費。
這種種做法,讓他深受基層指戰員的愛戴,如果情況順利,他的職務還能再提一提。可惜,大運動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
別有用心之人為了奪權,肆意給不愿意配合的干部扣帽子,張子珍就離奇地被打成“反黨亂軍集團”頭目,經常遭到批斗,人生自由也被限制。
張子珍沒有屈服,他本想把申訴信寫到中央,可惜渠道都被那些人掌控,沒辦法傳遞上去。
1967年6月19日,張子珍的家人收到噩耗,已斷開聯絡很久的張子珍“自殺身亡”了,家人都痛哭失聲。
可去收殮遺體時,卻發現張子珍身上滿是傷痕,很顯然遭受過巨大的折磨。這幅場景,說自殺怎能讓人信服?
只是,家人也沒有其他辦法,申請死因鑒定?把官司打到中央去?任何一條路能走得通,張子珍就不會死了。他們只好吞下苦果,等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
當時他們沒想到,這一天,等了十來年。
1976年4月,大運動即將過去之際,蘭州軍區宣布過去給張子珍的結論錯誤,張子珍并沒有“反黨”。不過,組織正式下達文件,還要過兩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央開始大力平反冤假錯案,1978年4月,張子珍相關案件梳理清楚,中央下發文件為張子珍徹底平反、恢復一切名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