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全國首個線上線下式“國際換班船員聯合查驗中心”正式啟用。啟用現場,多名換班船員在聯合查驗中心,經黃島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與黃島海關線上線下聯合查驗,不到10分鐘即完成從身份核驗到通關放行全流程。
![]()
“作為班輪船員,以前下船換班,要帶著行李跑兩個地方,路上折騰,查驗還要重復開包,至少要2個小時以上,真的很耗時。”作為新通道的首個體驗者,船員冀澤起表示,“現在有了聯合查驗中心,一次性搞定,感覺太不一樣了。”
這一變化得益于黃島邊檢站與黃島海關落實“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要求,雙方通過簽訂《聯合監管協作機制》,全國首創“線下共同查驗、線上協同支撐”的一體化監管模式,在簡化審批流程、縮短通關時間、節省往返次數等方面上下功夫、出實招,船員換班整體時間將由原來的2-3小時壓縮至1小時以內。
在新啟用的聯合查驗中心,邊檢民警和海關關員共同負責現場實物查驗,線上,則是通過自主研發的換班船員信息申報系統,雙方共同完成船員信息申報和行李物品的預警研判。記者在現場看到,船員只需“一次開包”,雙方查驗人員即可同步完成檢查,行李物品查驗時間從40分鐘縮短至10分鐘以內,這一數據較傳統換班模式節省時間超70%。
![]()
“這個聯合查驗中心,是我們與邊檢深化聯防聯控的重要實踐。我們依托科技裝備實現精準查驗,同時把通關時間降了下來,把服務溫度提了上去,讓船員少跑路、早團聚,為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注入實實在在的動力。”黃島海關口岸監管處處長賴凡介紹。
目前,換班中心已配備生物信息采集儀、X光機、爆炸物毒品檢測儀、手持式輻射探測儀、稀土永磁體檢測儀等必要設備,同時創新運用電子鉛封與線上信息推送機制,實現對船員及行李從“離船”到“放行”的全流程可溯可控。
“這不僅是時間上的節省,更是服務理念的升級。”黃島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邊防檢查處處長落偉表示,“我們關檢雙方通過深度協作,全面提升了口岸綜合治理能力與服務水平,徹底打通船員換班‘最后一公里’。”
山東港口青島港作為全球第四大港、全國第二大外貿口岸,是國際領先的綜合性港口,外貿航線通達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年均出入境(港)船舶1.8萬余艘次、出入境(港)人員38萬余人次,提升國際航行船舶換班船員的通關體驗,對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展示大國形象具有重要作用。據測算,2026年,黃島口岸國際換班船員聯合查驗中心預計服務換班船員將超1.8萬人次,將極大便利國際船員在青島的休整、換班和消費,對于提升青島國際航運綜合服務競爭力,打造國際一流的航運樞紐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