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滬指來到4000點附近的高位,想加倉參與市場機會,卻又怕高位站崗承受波動,究竟該如何抉擇?
市場的復雜性在于,長期趨勢與短期波動往往擰成一股繩。人性讓我們困在“等回調”與“怕踏空”的循環里,很容易忽略投資的本質不是預判短期漲跌,而是找到一種能與波動和平共處的方式。
而固收+基金,或許正是當下這個階段更為適配的選擇。
01固收+基金到底是什么?
——數據背后的“攻守哲學”
雖然我們常將固收+稱作一類基金產品,但它本質上更是一種基于資產配置理念的投資策略,而非固收與權益的簡單疊加。
其核心邏輯是“攻守兼備”:以固定收益類資產為“壓艙石”獲取穩健票息,這部分收益像涓涓細流,盡力托住凈值不出現大幅回撤;同時,以不超過30%的倉位配置權益等高波動資產,為收益加裝“彈性引擎”。
![]()
來源:中信期貨
這種結構的價值,在于打破了純債產品的收益天花板,又降低了純權益產品的波動壓力。在低利率時代,當“既要穩、又要賺”成為多數人的核心需求時,固收+恰好搭建了一座連接兩者的橋梁。
02固收+策略為何可行?
——虧損閾值假設里的“安全智慧”
理解了固收+的結構,就不難明白其可行性的根源。典型的固收+基金通常將超80%倉位投向債券這類低波動資產,僅用不足20%的倉位布局權益資產。這種組合方式,從某種意義上降低了顯著虧損的風險。
我們可通過一個基礎場景來理解:如果純債部分每年能貢獻2%的收益率,那么權益部分需出現8%以上的虧損,才會完全抵消這部分基礎收益。
![]()
如果以當前上證指數(3976點)作為權益標的,當其下跌超8%至3600+點,才會觸及完全抵消純債收益的閾值,而這本身已包含了較為極端的市場假設
(僅作為舉例說明,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
03固收+策略真的有效?
——20年回測里的時間答案
“證券投資之父”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中,曾提出一個簡單卻有效的資產配置公式:50-50策略,即50%配置股票、50%配置債券。由于“股債蹺蹺板”效應的存在,這一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市場印證,而這也是固收+策略的本質邏輯。
以中證A500指數代表股票資產、中證全債指數代表債券資產,忽略交易成本,對2004年12月31日至2024年11月10日進行回測(每年末動態再平衡),數據給出了明確答案:
踐行50-50策略的組合,總收益率達到469%,年化收益率升至9.1%,甚至高于全倉股票的收益水平;同時,組合的年度最低收益率從全倉股票的-65%,大幅改善至-24%。
![]()
來源:Wind,回測期限2004.12.31-2024.11.10。本次回測以中證A500代表股票類資產、中證全債指數代表債券類資產,2004年12月31日起投,初始買入比例為股:債=50%:50%,每年末進行動態再平衡;年化收益率=(1+總收益率)^(1/總回測年份數)-1;年度正收益率比例為策略取得正收益率的年份數/總回測年份。指數歷史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不代表基金產品表現。
這組數據清晰說明,通過大類資產配置實現的科學組合,能讓固收+在追求收益增強的同時,更好地控制回撤,切實改善持有體驗。
04固收+產品有哪些類型?
——6年業績里的收益邏輯
固收+的“+”并非單一形式,而是涵蓋了基金經理善于運用的多種策略類型。
例如:權益精選策略靠深度研究挖掘個股阿爾法,可轉債策略兼具債性防守與股性進攻,打新策略賺IPO上市溢價,定增策略以“折價”鎖定成長收益……
落實到產品上,常見的固收+可分為三類:
一級債基(債券型,不打新、不做股票二級市場)、二級債基(債券型,不打新、可做股票二級市場,權益≤20%)、偏債混合型基金(混合型,可打新、可做股票二級市場,權益≤30%)。
廣義上,部分對沖、結構化策略產品也可納入固收+范疇。
![]()
(數據來源:Wind,Wind分類,統計區間2019-1-1至2025-10-21。風險提示:以上股票倉位和風險等級僅指通常情況,以具體基金合同等發行材料約定為準。收益率和最大回撤指對應的萬得基金指數表現,具體包括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混合債券型一級基金指數、混合債券型二級基金指數、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指數、短期純債型基金指數。指數歷史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也不代表具體基金產品表現。)
從2019年至今的業績回報來看,相較權益市場顯著更低的回撤加上較為可觀的年化收益率,使得固收類基金的確比較適合作為長期投資理財的標的。
05固收+基金真的能賺錢?
——牛熊周期中的價值驗證
自2016年以來,在這一橫跨多輪市場牛熊的周期里,固收+的“賺錢能力”有了更真實的答案:
![]()
來源:統計區間2016.1.1-2025.6.30。各類基金指數歷史收益率不預示未來表現,代表基金產品表現。
如圖所示,主流固收+產品年化收益率可達3.6%-3.9%,高于純債基金的3.3%;同時,其風險控制優于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雖長期年化收益更高,但單年度波動往往是固收+的數倍,很多投資者因扛不住波動而中途離場,最終拿不到完整收益。
背后的策略邏輯也十分清晰:固收+以債券等固定收益資產構建“安全墊”,行情平穩時,能依靠票息收入、債市波段操作賺取基礎收益;當股市、可轉債等權益類資產出現機會時,又能通過適度參與分享紅利。
固收+的賺錢邏輯,從來不是賭對某一輪行情,而是在每一輪行情里都不極端、不缺席。這種“不疾不徐”的收益節奏,恰是普通人更需要的確定性。
06如何挑選適合的固收+基金?
——風險匹配中的認知敬畏
挑選優質固收+基金的核心邏輯是“先匹配風險、再篩選產品”,既能避免因風險錯配承受超額壓力,也能通過專業篩選鎖定真正具備實現目標收益潛力的產品。
當前主流固收+可按風險分為三檔,對應三種不同的持有心態:
低波型(一級債基、穩健型二級債基),年最大回撤通常低于5%,適合預期不高、也不想波動太大的投資者,它像一杯溫水,平淡卻安穩;
高波型(激進型二級債基、可轉債基金),年最大回撤超5%,適合能接受短期起伏、追求更高收益的投資者,它像一杯熱茶,有苦澀卻也有回甘;
中波型則是兩者之間的平衡選擇。
![]()
判斷基金風險定位時,可參考宣傳材料以及業績比較基準中的股債比例(權益指數占比越高越偏向高波),同時關注歷史最大回撤與波動率,切忌為追求高收益忽視風險匹配,導致實際體驗與預期脫節。
![]()
07如何挑選更優質的固收+基金?
——四大指標中的能力標尺
明確風險偏好后,基金本身的運作能力是篩選的第二重關卡。業績指標方面,需重點關注四方面:
一是中長期是否跑贏業績比較基準,這是基金“達標”的基礎;
二是波動率與最大回撤,同類型基金中數值更低者抗風險能力更強;
三是最大回撤修復天數,恢復凈值越快,應對市場調整的能力越優;
四是卡瑪比率,即區間年化收益率與最大回撤的比值,數值越高說明承受單位風險獲得的回報越高,至少應超過同類產品中位數。
![]()
此外,優先選擇頭部基金公司的產品,也能提升“選對”的概率。頭部公司投研團隊成熟,固收與權益分工明確,能更好地平衡“穩”與“進”。
同時,分散配置2-3只不同的固收+產品,也能降低單一降低基金經理風格、板塊輪動帶來的影響,更易收獲資產的長期預期收益。
08 現在能買固收+嗎?
——入場時點中的周期規律
“現在能不能買”是每個投資者都會關注的問題,但市場從沒有前瞻性的絕對買點,只有相對的適配。固收+的價值,恰在于它能在大多數時點,為投資者提供一個相對從容的選擇。
從風險角度看,固收+并非毫無波動,但它對“擇時”的要求遠低于股票型基金。選取四個市場階段性高點測算入場收益,結果顯示,無論在哪個高點入場,一級債基及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持有3年及至今均實現正收益。
圖:萬得偏債混合型基金指數走勢
![]()
![]()
來源:統計截止日2025-10-22。各類基金指數歷史收益率不預示未來表現,代表基金產品表現。
回到當下能否配置的問題,當前A股雖已明顯回暖,位置不低但估值并未泡沫化,居民儲蓄“搬家”的邏輯仍在延續;而債券市場經過前幾年的調整后,票息資產的性價比有所提升,具備穩健票息收益的基礎,恰好契合固收+“固收資產打底、權益資產增強”的運作邏輯。
09固收+基金適合持有多久?
——持有周期與時間的饋贈
我們選取固收+基金的三類核心代表指數作為觀測樣本,測算區間覆蓋2003年底至今,歷經多輪牛熊。通過不同持有周期的“正收益占比”和“平均收益率”,還原持有時間與收益的關聯。
![]()
來源:Wind,采用萬得基金指數,統計區間2003-12-31至2025-10-22。正收益比例計算方式為各滾動持有期收益率為正的天數/所有回測樣本,指數歷史收益率不預示未來表現。
綜合來看,固收+適合從2-3年起步持有,這不是硬性規定,而是人性與數據的平衡。2-3年的周期,既能讓投資者避開短期波動帶來的非理性操作,又能讓債券票息與權益收益慢慢累積,最終收獲時間的饋贈。
10固收+適合定投還是一次性投入?
——資金與生活的從容法則
固收+的長期走勢,呈現“短期震蕩、長期向上”的特征。003年底至今,一級債基、二級債基、偏債混合基金等指數的每一個階段性高點,都會被后續行情刷新,這為投資方式的選擇奠定了基礎。
圖:固收+基金指數屢創新高
![]()
來源:Wind,采用萬得基金指數,統計區間2003-12-31至2025-10-23。指數歷史收益率不預示未來表現。
從收益效率維度分析,如果資產長期趨勢向上,一次性投資相較于定投在收益率上通常更具優勢,指數的回測數據也驗證了這一點:
圖:2019年至今固收+指數定投vs一次性投資
![]()
數據來源:同花順iFinD。指數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假設定投開始日為2019-1-1,結束日為2025-10-23。每月定投日為定投開始日的次月對日。本測算不考慮申購、贖回費率。指數歷史表現不代表基金產品表現。復合年平均收益率根據計算周期(按日)在所選時間段內拆分出n個區間,復合年平均收益率=[(1+當日收益率)^(365/計算周期天數)?1]×100%。
不過,定投的意義仍不容忽視。對多數投資者而言,它的價值體現在兩個關鍵方面:一方面,定投能平滑市場波動帶來的心理沖擊;另一方面,定投可更為精準地匹配工資收入等現金流節奏。
具體選擇上,如果手中有可用于長期投資(至少2-3年)的資金,且能承受短期波動,一次性投資固收+基金能更高效地把握長期收益。
如果資金是分批到賬(如月薪),或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定投則更為適配——它雖在收益絕對值上稍顯不足,卻能在持有體驗和資金規劃上帶來獨特價值。
投資這件事,從來沒有完美解,只有更適合當下的解。
我們總在尋找完美的投資品種,既要穩、又要高收益,既要靈活、又要不操心,可現實是,所有投資選擇都是取舍的藝術。
對大多數不想被市場波動裹挾、只想等待資產“慢慢長大”的投資者來說,在當下這個短期迷霧重重、長期仍有光亮的市場里,固收+或許就是那條不慌不忙,卻能走向遠方的路。
AI基金投資小助手——對話&菜單欄入口
![]()
風險提示
以上不構成證券推薦。本資料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資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達意見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我公司不就資料中的內容對最終操作建議做出任何擔保。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資料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以上內容不構成個股推薦。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并不構成對本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管理人不保證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投資人應當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和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市場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