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一項本來再正常不過的外交設施建設,竟然能被英國拖出七年之久?
我國早在2018年就買下了倫敦塔邊上的皇家鑄幣廠舊址,打算在那兒建一座歐洲最大的使館。
手續齊全、規劃合規、設計一流,本以為順利過關。
結果到了2025年,地還在那里晾著,審批卻還在“研究中”。
英國首相斯塔默擺出一副“不吃你那一套”的架勢,宣稱不會在外界壓力下妥協。
我方則不再客氣,直接提醒:再這么拖,后果你們自己擔著。
![]()
從皇家鑄幣廠到審批迷宮
故事得從2018年說起。
那年,我們通過正常商業程序買下了倫敦塔旁的皇家鑄幣廠舊址,位置可以說是“英倫心臟”。
離金融城不遠,周圍是歷史遺跡,地段金貴得很。
我國打算把這里改建成歐洲最大的駐英使館。
既是象征中英關系升級的標志性建筑,也能改善現有使館辦公條件。
這事兒一開始,英國還挺配合,當時的規劃申請順利獲批,相關部門連連點頭,一副“沒問題”的態度。
![]()
可好景不長,風向說變就變。
英國國內的反華勢力從2020年后逐漸活躍起來,議會、媒體、地方政府紛紛“找理由”。
2022年,倫敦塔哈姆雷特區議會突然以“安全考量”為由拒絕批準新館建設。
理由聽起來冠冕堂皇,實際不過是政治操作。
說白了,他們怕被國內輿論罵“對我國太軟”,也是從另一個層面上打壓中國。
于是,計劃戛然而止,一拖再拖。
更離譜的是,這一拖,就拖出了七年。
我方多次重申項目手續齊全、合規合法、設計高標準、施工安全可靠。
但英國依舊裝聾作啞。
哪怕是地方議會擺明態度有問題,中央政府也沒敢拍板。
倫敦市政廳、外交部、內政部之間踢皮球,大家都知道該批,可誰都不想背“向我國讓步”的鍋。
直到2025年初,風向才又有點變化。
財政大臣訪華歸來,開始松口,外交大臣和內政大臣也公開支持項目重啟。
可問題在于,最終拍板的人——首相斯塔默偏偏不松口。
外交部和內政部說“可以批”,他一句“要審慎考慮”,又把審批擱置了。
![]()
看似謹慎,實則拖延。
英國政客的嘴臉,此刻展露無遺。
美國攪局背后的雙重算計
事情拖到今年,本來中英之間還可以慢慢談,結果美國人橫插一腳,讓事情徹底變了味。
先是2025年2月26日,美國兩位議員跳出來“喊話”英國。
他們指責倫敦給我們的新館用地是助紂為虐,還說這會增加我們在倫敦的影響力,危害全球安全與經濟穩定。
說得危言聳聽,其實全是冷戰思維那套,把外交建設看成陰謀,把合作當威脅。
更有意思的是,這封信的時間點非常巧,就在斯塔默準備訪美的前一天送達,赤裸裸的施壓意味。
接著到了6月,美國干脆公開出面。
白宮放話,說這座新使館位置太“敏感”,就在倫敦金融區附近,周圍有三大數據中心和一堆通信節點,他們擔心“情報風險”。
這理由,連英國自己人都覺得牽強。
倫敦滿地都是各國使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監聽設備離金融城不遠,倒不見他們自我懷疑過。
然而,美國沒打算只靠嘴皮子勸。
那時候,美英正在談鋼鐵關稅和貿易協議,美國暗示如果倫敦不配合,貿易問題也不好談。
這一下,斯塔默的政治神經立刻繃緊。
特朗普更是火上澆油,在接受采訪時公開敦促斯塔默不要被我們牽著鼻子走。
![]()
一時間,英國左右為難。
關稅上,他們不能得罪美國,外交上,他們又不想徹底激怒我國。
于是,“拖”成了唯一出路——不批、不否,就是拖著。
斯塔默以為,這樣能兩邊不得罪,可結果卻是兩邊都不滿。
美國嫌他太軟,我們覺得他太虛偽。
所謂“外交平衡術”,變成了四不像的尷尬操作。
該算賬的就要算賬
面對英方一拖再拖,我方的態度越來越明確,忍讓不是無底線的。
我方駐英國大使館已經多次表達嚴正立場。
英方長期拖延,不僅違背2018年雙方達成的共識,也有損其作為東道國的國際義務。
2025年10月17日,外交部發言人更是直言英國毫無契約精神,一再拖延審批,還搞政治化操作,這樣的行為嚴重破壞互信。
我方要求英國盡快履行承諾,否則一切后果自負。
這話說得已經很客氣了,意思其實很直接:你要么批,要么承擔外交后果。
更關鍵的是,這個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
英國最近在對華政策上頻頻挑事。
10月15日剛剛對11家與俄方經貿往來的中企實施制裁,理由是間接支持俄方能源貿易。
![]()
我方當即反擊,指出英國這是無理政治打壓,嚴重干擾正常經貿往來,要求立即撤銷制裁。
與此同時,英國國內還鬧出所謂“間諜案”——兩名英國人被誣陷為我方從事間諜活動,最后證據不足被撤案。
這場鬧劇不僅讓英國司法系統出丑,也讓政府信譽掃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館建設問題就成了我們算“總賬”的一部分。
七年耐心換不來尊重,拖字訣換不來信任。
從更大的層面看,英國的猶豫暴露了一個老問題——它還沒從“昔日帝國心態”里走出來。
表面上說要維護獨立外交,實則在美國的眼色下舉棋不定。
如今的世界早就不是冷戰時代,連歐洲大陸都在調整戰略方向,而英國卻仍在扮演“附庸角色”。
這不僅讓中英關系受傷,也讓英國自身的國際形象越來越尷尬。
若英方繼續頭鐵,繼續拖延,那就別怪我方“不再客氣”。
畢竟,這不是我們第一次遇到別人“找事”,也不會是最后一次。
參考文獻:
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就英首相斯塔默涉華言論答記者問,新京報,2025年10月29日
中國在英國建大使館,美國人先急了:不能獎勵他們,觀察者網,2025-02-27
中國使館新建項目被英方拖延7年,中方回應:英方毫無契約精神、失信失德,觀察者網,2025-10-17
涉及中國使館新館舍項目,英首相放話:不會被嚇倒,觀察者網,2025-10-29
美威脅英國“別批準中國建新使館”,環球時報,2025-06-09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