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寶子們!大家好,我是開心!入秋之后,天氣逐漸轉涼,身體需要更多營養來應對季節變化,而魚類正是此時的理想選擇。秋季是吃魚的黃金季節,此時的魚類經過夏季的充分生長,肉質肥美、營養富集,不僅口感出眾,還能為家人補充能量,滿足日常營養需求。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種肉多刺少、營養高且做法多樣的魚,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能放心吃,讓全家在享受美味的同時,輕松獲取營養。
海鱸魚:秋補首選的鮮嫩擔當
提到秋季滋補的魚,海鱸魚絕對是繞不開的選擇。秋季的海鱸正值生長旺季,肉質達到最佳狀態,雪白細嫩的口感讓人一口就愛上,而且它只有一根主刺,處理起來方便,老人孩子吃的時候不用頻繁挑刺,吃得更安心。
![]()
打開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從營養角度來看,海鱸的優勢十分明顯。每 100 克海鱸中含有 18.6 克優質蛋白,能為身體提供充足的氨基酸,幫助維持身體機能;其硒含量更是高達 47 微克,遠高于常見的牛羊肉,這種營養成分對身體很有益處。除此之外,海鱸的口感清淡不膩,即使是食欲不佳的人也能輕松接受,特別適合秋季食用。目前市場上,海鱸魚的參考價在 12-16 元 / 斤,性價比很高,普通家庭都能承受。
經典做法:清蒸與燜煮皆美味
清蒸是最能體現海鱸本味的方式。做清蒸海鱸魚時,先將處理干凈的魚身兩側各劃 3 刀,方便入味;接著用適量料酒、少許鹽和幾片姜片涂抹魚身,靜置腌制 10 分鐘,同時在魚腹內塞入蔥段,進一步去除腥味。待蒸鍋水完全沸騰后,將魚放入蒸屜,保持大火蒸 8 分鐘(這個時間適合 1 斤左右的魚,魚的大小不同可適當調整),蒸好后先別急著開蓋,關火燜 2 分鐘,讓魚肉更嫩滑。最后倒掉盤中蒸出的腥水,鋪上新鮮的蔥絲,淋上一勺滾燙的熱油,激發出蔥絲的香味,再澆上 2 勺蒸魚豉油,一道鮮嫩可口的清蒸海鱸魚就做好了。蒸制時可在魚身下墊兩根筷子,讓蒸汽循環更均勻,魚肉受熱更透徹,避免局部夾生。
![]()
除了清蒸,家常豆醬燜鱸魚也很受歡迎。先將鱸魚表面的水分擦干,熱鍋冷油,放入鱸魚煎至兩面金黃,這樣能鎖住魚肉的水分,避免燜煮時散爛;接著加入 2 勺普寧豆醬、適量蒜末和姜絲,小火翻炒出香味;然后倒入半碗清水,水量以沒過魚身 1/2 為宜,轉小火慢慢燜煮 10 分鐘,讓豆醬的咸香充分融入魚肉中;最后在收汁前撒上一把蔥段,翻炒均勻后即可出鍋,醬香濃郁,配米飯吃格外下飯。
黃花魚:蒜瓣肉里的營養能手
黃花魚是秋季魚類中的 “寶藏選手”,它的肉質呈獨特的蒜瓣狀,用筷子輕輕一撥就能分離,入口緊實又鮮嫩,幾乎沒有小刺,吃起來很省心。秋季的黃花魚經過一段時間的育肥,體內積累了豐富的營養,每 100 克黃花魚中硒含量達 42 微克,這種成分能為身體提供支持,而且黃花魚的口感鮮美,不用復雜調料就能做出好味道,很適合用來提振食欲。
![]()
市場上黃花魚的選擇較多,冰鮮和冷凍的都很常見,參考價在 15-20 元 / 斤,根據大小和新鮮程度略有差異。不管是日常加餐還是周末聚餐,做一道黃花魚都很合適,老人孩子都愛吃。
經典做法:醬燜與香煎各有風味
醬燜黃花魚是家常餐桌上的常客,做法簡單卻格外入味。先將黃花魚處理干凈,表面用廚房紙吸干水分,避免煎制時濺油;熱鍋冷油,放入黃花魚煎至兩面金黃后盛出備用;鍋中留少許底油,放入 1 勺豆瓣醬炒出紅油,加入 2 勺生抽、1 小勺白糖調味,翻炒均勻后倒入適量清水,水量以能沒過魚身為宜;接著放入蔥段、姜片,將煎好的黃花魚放回鍋中,中小火燜煮 15 分鐘,讓魚肉充分吸收醬汁的味道;最后開大火收汁,待湯汁濃稠后撒上一把香菜,一道醬香濃郁的醬燜黃花魚就完成了。如果喜歡略帶酸甜的口感,可在燜煮時加入少許酸梅汁,能中和醬香,讓味道更有層次。
![]()
香煎黃花魚則更適合喜歡酥脆口感的人。先將黃花魚用適量鹽、料酒腌制 20 分鐘,讓魚肉充分入味;腌制好后在魚身表面拍上一層薄薄的淀粉,淀粉能鎖住水分,還能讓煎制后的魚皮更酥脆;熱鍋冷油,油溫六成熱時放入黃花魚,中小火慢煎,待一面煎至金黃后翻面,直到兩面都呈酥脆的金黃色即可出鍋。吃的時候搭配一片檸檬,擠上少許檸檬汁,能解膩增鮮,口感更清爽。
鱈魚:無刺安心的營養寶庫
如果家里有孩子或牙口不好的老人,鱈魚絕對是首選。鱈魚幾乎沒有刺,肉質細膩如奶油,入口即化,不用費心挑刺,吃起來特別安心。而且鱈魚的營養密度很高,富含DHA和維生素 D,其中鈣含量每 100 克更是牛奶的 1.3 倍,能為兒童骨骼發育提供支持,也能為老人補充鈣質,是一款全家都能吃的營養魚。
![]()
市面上常見冷凍鱈魚塊,價格親民,參考價在 20-30 元 / 斤,購買后冷凍保存,想吃的時候提前解凍即可,很適合忙碌的上班族和寶媽。
經典做法:香煎與煮湯都營養
香煎鱈魚是孩子最喜歡的做法,簡單又美味。先將冷凍鱈魚塊取出,自然解凍后用廚房紙徹底吸干表面水分,避免煎制時出水影響口感;接著在鱈魚表面撒上少許鹽和黑胡椒,輕輕按摩均勻,腌制 10 分鐘;平底鍋燒熱后放入適量黃油,待黃油完全融化后放入鱈魚塊,中小火煎制,煎至一面呈金黃色后翻面,直到兩面都煎熟,大約每面煎 3-4 分鐘即可。煎好的鱈魚可以搭配蒜蓉黃油汁,做法很簡單,將少許黃油放入鍋中融化,加入蒜末小火熬香,淋在鱈魚上,蒜香與黃油香融合,口感更豐富。
![]()
鱈魚豆腐湯則是秋季暖身的好選擇,清淡滋補又暖胃。先將鱈魚塊煎至表面微黃,這樣能讓湯的味道更濃郁;接著加入幾片姜片和適量開水,大火煮沸后轉小火煮 10 分鐘,此時湯會變得奶白濃郁;然后放入切好的嫩豆腐塊,繼續煮 3-5 分鐘,讓豆腐吸收魚湯的鮮味;最后加入少許鹽和白胡椒粉調味,撒上一把蔥花,一道鮮美的鱈魚豆腐湯就做好了。這道湯不僅味道鮮美,還能補充水分和營養,秋季喝再合適不過。
秋季吃魚的黃金搭配與技巧
想要讓魚肉吃得更營養、更美味,搭配和技巧很重要。掌握這些方法,能讓家常魚宴更出彩。
搭配建議:營養翻倍的小竅門
鱸魚 + 香菇:香菇中的有益成分能與鱸魚的優質蛋白相互配合,為身體提供更全面的營養支持,而且香菇的香味能提升鱸魚的鮮味,口感更豐富。
黃花魚 + 豆腐:豆腐富含鈣質,而黃花魚中含有有助于鈣吸收的成分,兩者搭配食用,能讓身體更好地吸收鈣質,尤其適合需要補鈣的人群。
鱈魚 + 西蘭花:西蘭花富含維生素 C,能促進鱈魚中鐵元素的吸收,讓營養吸收更高效,而且西蘭花的清爽口感能平衡鱈魚的細膩,營養更均衡。
家常烹飪小技巧
豆醬調味:用普寧豆醬給魚調味,既能帶來濃郁的咸香口感,又能減少鹽的用量,讓口味更有層次,尤其適合燜煮類做法。
酸梅去腥:處理一些腥味稍重的魚類時,加入 2 顆酸梅或少許酸梅汁,能利用酸梅的天然酸味中和腥味,同時增加清新的口感,讓魚肉更開胃。
砂鍋燜煮:用砂鍋燜魚能更好地保持鍋內溫度穩定,鎖住魚肉的水分和鮮味,煮出來的魚肉更嫩,還能讓調料的味道慢慢滲透,比如家常雜魚煲就常用砂鍋制作。
選購技巧:挑到新鮮好魚的方法
鱸魚:選購時優先選擇活魚,新鮮的活鱸魚魚眼清澈明亮,沒有渾濁感;魚鰓呈鮮紅色,沒有異味;魚鱗完整緊密,用手觸摸有光滑感,這樣的鱸魚肉質最新鮮。
黃花魚:冰鮮黃花魚是不錯的選擇,新鮮的冰鮮黃花魚魚身呈自然的金黃色,有光澤,沒有暗淡的斑點;用手指輕輕按壓魚肉,能快速回彈,說明肉質緊實,沒有變質;聞起來只有淡淡的海腥味,沒有異味。
鱈魚:購買冷凍鱈魚塊時,要選擇包裝完整、沒有破損的產品,包裝內沒有明顯的冰渣,說明沒有反復解凍;解凍后的鱈魚肉質應細膩有彈性,沒有松散的情況,避免購買肉質發柴、有異味的鱈魚。
秋季吃魚的小提醒
雖然秋季吃魚好處多,但也有一些小細節需要注意。有嘌呤代謝困擾的人群,需注意控制沙丁魚、鳳尾魚等高嘌呤魚類的食用量,避免過量攝入增加身體負擔;初次給孩子或過敏體質的人嘗試鱈魚、黃花魚等魚類時,應先少量喂食,觀察是否有不適反應,確認無異常后再正常食用;盡量避免空腹吃魚,空腹時胃酸濃度較高,與魚肉中的蛋白質結合可能引起不適,建議搭配米飯、面條等主食一起食用,這樣更利于營養吸收,也能減少腸胃不適的可能。
秋季是吃魚的好時候,海鱸魚的鮮嫩、黃花魚的蒜瓣肉、鱈魚的無刺安心,每一種都能帶來獨特的美味體驗。而且這三種魚做法靈活,無論是清蒸、香煎還是燜煮,都能輕松做出家常美味,不用復雜的廚藝就能讓全家吃得滿足。趁著這個黃金季節,多給家人做幾道魚菜,在享受美味的同時補充營養,讓全家都能健康度過秋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