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光遠看經濟)
![]()
預售徹底退出
房子爛尾問題才能真正解決
下一個五年,中國房地產市場可能發生的最大變化,應該是房地產銷售方式的變化,也就是從現在的以預售為主,逐漸轉變成以現房銷售為主。
中國房地產市場目前最大的短板,就是極其不公平的預售和預售監管松散導致的房子爛尾,損害購房者的利益。
預售本質上是一種融資方式,即在房子還沒蓋完的時候,購房者已經把全部錢款支付給了開發商。這些錢不僅包括建房成本,甚至項目的利潤也提前支付了,但房子并未交付。
![]()
我們的預售最早學自香港,但只學了“預售”這個名字,預售的監管卻沒有學來。從全球很多國家包括美國來看,預售一般是先付一部分錢,并非全部支付。我們是把全部錢先付20%,然后根據項目進度逐步支付,到接近90%左右,交房時付到90%,還剩下10%不付。即使交房了,10%的錢仍不支付,這是作為房屋質量的保證金,一旦出現問題,10%就是保障,這才是預售。
而我們預售最大的問題,一是對購房者利益保護不到位,二是資金監管不到位,導致的結果就是出現大量爛尾樓。
開發商拿到買房者的首付和銀行貸款后,監管形同虛設。開發商會把這些錢拿去做什么?不是用來建你的房子,而是拿去拍地、做別的項目,導致整個房地產市場出現高杠桿現象的同時,一旦周轉出問題,項目就會爛尾,購房者的利益就會嚴重受損。房子為什么爛尾?錢已經全部支付,為什么開發商沒錢建房?因為資金被挪用。當購房者拿不到房子時,沒有任何辦法制約開發商。
這種預售權利義務關系完全不對等,只有開發商的權利,沒有購房者的權利。
購房者一旦把錢支付,即使最后房子質量不合格,開發商也不會受影響,因為錢已經拿走。購房者再投訴、打官司,往往劃不來。預售制的缺陷有目共睹,也是導致今天中國房地產問題的主要根源。
后來預售雖有所完善,但對購房者保護仍然不夠。
最早時,預售只要挖個坑就可以開始;后來很多地方規定建到三分之二才能預售;再后來有些地方要求封頂才能預售。但無論如何,對購房者保護非常不足,導致中國市場出現很多爛尾樓。購房者付了首付、背了貸款、還了多年房貸,卻拿不到房子,房子建不成。
如果不改變這一制度,整個房地產治理很難健康。
這次“十五五”規劃中特別提到要完善房地產開發融資和銷售制度,就是改變目前不合理的預售。“十五五”期間,我們會看到現房銷售成為主流。
因為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基本面已與過去完全不同。過去開發商強勢,是因為房子不夠,大家都在搶房,房價一直上漲。你不買他的房子,就會擔心房價繼續上漲。現在大家不再擔心,房價穩定了,購房者有很多選擇。
目前雖然國家層面沒有強制要求,但很多開發商已經在搞現房銷售。為什么?因為預售讓大家擔心,怕出問題。這叫形勢比人強。過去我們呼吁多年沒有用,原因在于開發商強勢,而現在購房者強勢。當購房者處于強勢地位,制度改變就水到渠成。
![]()
現房銷售的好處是,房子建成后,就像到超市買東西一樣,實物就在那里:房子質量、花園大小、公攤面積、車庫狀況、綠化情況,你都看得見。不是開發商PPT里描繪的東西,所見即所得。
當然,預售本身并非沒有價值。
比如在美國,有些房子也預售,但在建房過程中,購房者可以參與設計,商量要什么樣的房子,而不是建成后砸墻拆改。所以他們會保留預售,逐步付款。對于繼續保留的預售部分,最重要的是付款方式,建議學美國:先付20%,然后根據工程進度從專戶中逐步撥款,最后仍扣留5%-10%作為質量保證金。
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有好的保障。我們現在提出房地產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就是要建好房子。但在缺乏政策框架的情況下,指望開發商自覺建好房子很難。有些隱蔽工程,表面看起來很好,但兩三年后問題就暴露了。只有扣留保證金,對購房者才有保障。
因此,我們認為未來中國房地產將實現從預售到現房銷售的巨大轉變,購房者的利益將得到真正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