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黑龍江日報)
轉自:黑龍江日報
![]()
整裝待發。
![]()
在社區停車點發布警示宣傳。
![]()
嚴陣以待。
![]()
聯合檢查電動車質量(資料片)。
![]()
視頻會現場。
![]()
檢查外墻保溫材料耐火性。
![]()
裝備精良。
□文/攝 本報記者 蔡韜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電動自行車、動火作業、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3個“國字號”全鏈條整治部署,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以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為統領,將三項整治納入全省安全生產整體布局,高位統籌、系統施策。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批示部署,省安委會牽頭抓總,省消防救援總隊認真履行召集人單位職責,10余個部門協同聯動,推動省、市、縣三級專班實體化運行,構建“省級統籌、部門聯動、市縣落實”治理格局,以嚴實舉措清除風險隱患,為龍江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基石。
壓責任 準施策 筑防線
整治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
圍繞電動自行車安全隱患整治,黑龍江省消防部門以“全周期管理”理念破解痛點難點,從責任、措施、宣教三端發力,守護群眾出行安全。
責任閉環強統籌。黑龍江省消防救援總隊牽頭制定整治方案,將23項重點任務分解至18個部門,聯合13個部門組建工作專班,出臺13項制度確保專班實體化運轉。消防部門通過9次全省視頻會商會,現場調度“充電設施建設慢”等突出問題,發送23份工作提示函;同時依托新修訂的《黑龍江省消防條例》,明確充電設施運維、車輛管理要求及最高500元罰款標準,壓實企業主體責任。
精準施策破難題。黑龍江省消防部門聚焦“充電難、充電貴”問題推動多項舉措:聯合住建部門在8461個小區配建充電端口,覆蓋率達80%;聯動發改、市場監管部門,確保已建充電設施的小區100%執行居民電價。針對非法改裝問題,市場監管、公安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9877人次,檢查經營主體3001家,開展419次聯合檢查;商務部門推出“政府+平臺+企業”補貼政策,累計置換舊車3.72萬輛,回收3894塊鋰離子電池進行專業處理。此外,該部門組建929個暗訪組,現場清理違規充電車輛、治理違規停放點,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宣教賦能筑防線。黑龍江省消防部門制作專項PPT,培訓消防監督人員;深入社區、企業開展1318次政策宣貫。同時協調中央及省級媒體刊發相關稿件136條,在抖音平臺發布的“電動自行車起火實驗”視頻總播放量超194.24萬次。依托3.2萬塊樓宇廣告屏、7918塊社區公告欄,高頻播放警示教育片與公益宣傳片;結合“3·15”“安全生產月”等節點,組織387場宣傳活動,發放39萬余份宣傳手冊,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意識,形成“全民參與、共治共享”的消防氛圍。
強聯動 嚴管控 重警示
整治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
黑龍江省消防部門聚焦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風險,通過創新機制、源頭管控、長效宣教三大舉措,以“嚴”的基調筑牢安全屏障。
三級聯動創機制。黑龍江省安委會對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整治專題部署內容,創新組建由省應急管理廳、省消防救援總隊“雙牽頭”的工作專班,涵蓋33個行業部門及國有大型企業;推動各市、縣兩級同步提級成立專班,構建“三級聯動”機制。專班制定“工作清單”,明確10項任務、63條措施,建立“周調度、月會商、季評估”機制;每月視頻會議橫向協調33個部門企業、縱向調度市(地)專班,推動任務清單化落地。重點時段專班督導,落實“動火人、看火人、審批人”三崗責任,對違規行為堅持“發現即整改、未改即曝光”。
源頭整治嚴管控。省、市、縣三級聯動開展聯合執法、突擊檢查與明察暗訪。針對限額以下小型工程監管空白,省級及市(地)出臺備案管理辦法,明確鄉鎮街道為備案主體,實現“應納盡納、應管盡管”。同步推進智慧化監管,綏化、雞西、黑河、雙鴨山、大興安嶺等地累計完成561臺電焊機“加芯賦碼”,并接入監管平臺;開發微信小程序二維碼開展“動火作業備案”,實行“線上備案、線下檢查”模式動火作業備案431起;將動火作業“六必須”“三確保”“13項典型違法行為”等內容納入焊接與熱切割培訓機構授課內容。
警示曝光固成效。圍繞安全宣傳“五進”“安全生產月”等工作,制作120部警示片與科普片并高頻播放;構建三級隱患曝光平臺,發布28期典型案例。市(地)制定違規動火作業隱患舉報受理、核查、獎勵規定,激發公眾監督積極性。組織重點單位責任人開展專項培訓,推動安全意識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將動火作業整治納入年度安全生產考核,以剛性考核倒逼責任落實,為動火作業安全管理提供長效保障。
定體系 促協同 強宣教
整治建筑保溫材料隱患
黑龍江省消防部門針對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堅持靶向定策、部門協同、制度宣教并重,全面排查整治風險隱患,堅決防范火災事故發生。
靶向定策建體系。黑龍江省安委會專題部署建筑保溫材料整治工作,印發專項方案,明確10個方面、17項重點任務,摒棄“碎片化”治理模式。各級專班定期組織工信、住建、消防、市場監管等部門召開會商會,破解建筑保溫材料生產流通、質量評價、建設施工、排查修繕、使用管理等環節“職責交叉”問題;采取“省級定標準、市級促推進、縣級抓落實”,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同”的責任體系,確保建筑保溫材料隱患整治工作有序推進、落地見效。
部門協同除隱患。聚焦高層民用建筑、養老機構、冷庫等風險點,采取多部門聯合攻堅,確保整治質效。住建部門從設計審查入手,要求新建建筑選用達標保溫材料,施工階段安排專人監督,防止“以次充好”;市場監管部門將13種保溫材料納入2025年重點監管目錄,抽查生產企業并下架不合格產品;物業服務企業、街道社區排查高層民用建筑保溫層,及時維修開裂、脫落問題。民政部門“拉網式”檢查養老機構,核查保溫材料燃燒性能,整改易燃材料隱患。省安委辦下發專項通知明確冷庫建筑“發改管審批、自然資源管規劃、住建管審查”等職能部門責任邊界。
制度宣教防反彈。組織召開保溫材料質量檢驗檢測機構、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座談會,提醒保溫材料生產質量。組織開展黑龍江省房屋市政工程“開工第一課”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將施工現場保溫材料二次復試檢測作為重點授課內容。建立隱患曝光臺曝光建筑保溫材料安全隱患26期。采取社區海報、短視頻平臺“燃燒實驗”視頻(單條最高播放量500萬次)、知識講座、隱患曝光警示等多渠道開展宣教,組織生產、施工、物業等單位集中學習,讓“劣質保溫材料就是致命殺手”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強化從業人員安全意識。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消防部門推進的三項安全隱患專項治理成效顯著,全省生產安全事故起數與死亡人數“雙下降”、重大事故“零發生”。其中,電動自行車領域累計建成充電端口18.13萬個,清理“飛線充電”車輛1191輛;動火作業領域整改隱患2258處,行政拘留11人;建筑保溫材料領域排查高層建筑2.3萬余棟、重點冷庫1700余個,整改隱患超4500處。同時,全省精心制作警示教育片150余部,開展從業人員培訓5.2萬人次,發布典型案例44期,通過全媒體平臺持續營造“人人關注安全、人人參與治理”的濃厚氛圍。
火災防控,重在防患于未然。消除火患,旨在保社會平安和諧。下一步,黑龍江省消防部門將持續鞏固整治成果,健全長效機制,以更實舉措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保駕護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