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個消息,由055型拉薩艦領銜的我海軍編隊,直接開到了美國阿拉斯加的阿姆奇特卡海峽附近,最近處距離美國海岸僅135公里。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別人家的軍艦直接杵到了你家大門口,而以往在這個區域耀武揚威的,可永遠都是美國軍艦。
![]()
這支編隊的配置相當有意思:萬噸大驅055拉薩艦擔任核心,052D開封艦負責區域防空,054A煙臺艦專司反潛,再加上一艘903A綜合補給艦。懂行的人一看就明白,這根本不是來演習走秀的“儀仗隊”,而是隨時能拉出去打硬仗的遠海作戰編組。更關鍵的是,他們全程在進行實戰化測試,從抗干擾通信到應急補給,從防空陣位布置到反潛聲納操作,每個環節都是按真實戰場環境來的。
美國海岸警衛隊的反應堪稱克制。他們確實很快定位了我方艦隊,但既沒有上前攔截,也沒有喊話驅離,只是默默在周邊徘徊觀察。這種畫風,與他們在南海對著我軍艦咋咋呼呼的樣子形成了鮮明對比。
咱們官方對此事的回應更是輕描淡寫到了極致,就是一次符合國際法的“航行自由行動”,不針對任何國家。這話聽著是不是特別耳熟?沒錯,這正是美國軍艦在南海活動時掛在嘴邊的標準說辭。現在咱們原樣奉還,讓他們也嘗嘗被“航行自由”的滋味。
![]()
為什么說這步棋下得妙?得把時間拉回到前兩年。2024到2025年間,美國打著“航行自由”的旗號,在南海、東海頻繁搞事情,今天闖個島礁,明天搞個軍演,把“雙標”玩得飛起。當時咱們多是抗議和監視,雖然必要但總讓人覺得被動。現在這么一來,等于直接把游戲規則還給了制定者,你能來,我為什么不能去?
阿拉斯加這片海域對美國來說意味著什么?簡單說,這是他們的“北大門”。白令海不僅是美國通往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咽喉要道,水下更藏著“俄亥俄”級核潛艇的戰備巡邏區。基薩普-班戈基地的導彈潛艇常年在此游弋,美國人早就把這里視為自家后院兼“護城河”。東大艦隊此番前來,相當于把對方的底牌看得清清楚楚。
這已經不是東大軍艦第一次出現在這片海域。一年多前,中俄海軍聯合編隊曾在此巡弋,當時11艘軍艦的規模讓五角大樓緊急調兵應對。但這次完全不同,我們是單獨行動,而且戰術執行更加成熟,這表明東大海軍已經具備了在遠海長期獨立部署的能力,這是質的飛躍。
美國此次的沉默格外引人深思。按照他們一貫的作風,早就該跳出來炒作“中國威脅論”了。但這次,除了海岸警衛隊發了個不痛不癢的通報,主流媒體集體失聲,官方更是三緘其口。這種反常的態度,讓人想起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那句名言:“全世界,只有東大能讓美國保持沉默。”
對比一下美國對中俄的不同態度就更清楚了:俄軍戰機靠近阿拉斯加時,美軍必定高調攔截、伴飛,還要開新聞發布會強烈譴責。但面對東大艦隊,他們卻選擇了克制。原因不難理解,要么是怕真的挑起沖突,要么是自知理虧,畢竟“航行自由”是他們自己倡導的規則,現在要是反對,不就是打自己的臉嗎?
![]()
這次行動更深層的意義在于,給那些跟著美國狐假虎威的國家提了個醒:當中國也開始玩“航行自由”時,你們還敢跟著美國起哄嗎?如果美國默認了東大在阿拉斯加的行動,那么下次美國軍艦再跑到別人家門口時,這些國家還有什么底氣反對?
美國的沉默,本質上是對這套游戲規則的被迫認同。可以預見,只要這次他們認了,東大海軍遠海訓練就會常態化。往后美國再想在南海搞“航行自由”,就得先掂量掂量自家后院的情況了。
這不是簡單的“秀肌肉”,而是用對方制定的規則來進行博弈。作為老軍迷,看著我海軍從黃水走向深藍,從近海防御到遠海作戰,這種感慨恐怕只有經歷過“三大恨”的那代人才懂。當年我們連自家門口都看不住,如今卻能到對手家門口進行常態化訓練,這種轉變背后,是國家實力的根本性提升。
![]()
最讓人解氣的是,我們這次既沒有抗議也沒有警告,就是用行動告訴對方:你們定的規則,我們現在玩得比你們還溜。這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策略,讓習慣了雙標的某些人第一次嘗到了啞巴吃黃連的滋味。
當然,也要清醒地認識到,美國的海上優勢依然存在,東大海軍的遠洋能力還在建設中。但這次行動傳遞出的信號再明確不過,那個只能由別人到我們家門口“自由航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