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旦腦血管出現問題,可能引發急性腦梗甚至腦出血等嚴重后果,給個人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而中老年人是腦血管疾病高發人群。
那么,中老年人如何遠離腦血管疾病呢?除了日常注意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體檢做以下3項檢查可以有效排查腦血管疾病,及早發現相關問題,從而做到早防早治。
1.血壓、血糖和血脂檢查
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是急性腦梗和腦出血的三大常見高危因素。血壓的測量相對簡便,我們可以在家自行購買血壓計,定期測量,隨時掌握自己的血壓狀況。而血脂和血糖的檢查則需要前往醫院,通過抽血做生化檢查來獲取準確結果。
一旦發現血壓、血脂或血糖有異常增高的情況,千萬不能掉以輕心。這些異常指標就像隱藏在身體里的“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發腦血管疾病。此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干預。
對于輕度異常的情況,可以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增加運動量等生活方式改變來改善;而對于情況較為嚴重的,則可能需要規范服用藥物進行治療,從而有效預防腦梗等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
2.頸動脈血管超聲:洞察腦血管健康的“前哨站”
頸動脈,作為供應大腦血液的最主要血管,其位置接近皮膚表層,這使得超聲檢查能夠輕松抵達目標。通過頸動脈血管超聲,醫生可以清晰地觀察到頸動脈的內部情況。如果頸動脈出現變窄或堵塞,大腦的血液供應就會受到影響,直接導致腦缺血,嚴重時甚至會引發中風。
而且,頸動脈的健康狀況就像是全身動脈健康狀況的一個“縮影”。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腦內動脈以及其他全身動脈的健康狀態。
如果在頸動脈超聲檢查中發現了明顯的斑塊,這就如同拉響了警報,提示腦血管也可能存在類似的風險。此時,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用藥、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預防中風的發生,為腦血管健康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3.核磁共振或CT血管成像:給腦血管拍高清照片
核磁共振(MRI)和CT血管成像(CTA)這兩種檢查,就像是給腦血管拍攝的高清“證件照”。它們能夠清晰地呈現腦血管的內部結構,讓醫生準確判斷血管里是否存在血管狹窄、血管畸形或動脈瘤甚至腦腫瘤等問題,甚至連血管哪里變窄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通過這些檢查,醫生可以全面了解腦血管的真實狀況,為后續的診斷和治療提供有力的依據。比如,如果發現存在動脈瘤,醫生可以根據其大小、位置等因素,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及時消除潛在的危險。
結語
總之,當我們懷疑腦血管出現問題時,這3個檢查對中老年人各有其獨特的作用和意義,其中第一項和第二項常規體檢一般都會做,而第三項檢查通常是在特定存在較多危險因素、有相關癥狀時經過專科醫生評估后才需做,具體建議前往正規醫院咨詢神經內科醫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