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10月27日,沃爾瑪中國官宣,阿里巴巴前高管劉鵬要接掌山姆會員店中國區總裁。
要知道,去年山姆光營收就破了千億,會員數快摸到900萬,單靠會員費一年就賺了23個億。可另一邊,社交平臺上吐槽山姆的聲音越來越多,有人說品質不如以前,還有人直言“明年不續費了”。
一邊是亮眼的業績,一邊是下滑的口碑,現在搞出“互聯網大廠+美國零售巨頭”的組合,到底是沃爾瑪在給山姆升級,還是實在沒轍了才找外援?更讓人好奇的是,中國零售市場能不能借著這波變動,真的追上甚至超過全球水平?
![]()
山姆的麻煩
山姆現在的問題,遠不是換個人當總裁就能解決的。我們先從一組監管數據說起,2024年上海市場監管局通報過,山姆賣的兒童三件套,耐摩擦色牢度沒達標;還有一款FILA滑板車,包裝薄膜有讓孩子窒息的風險。
這事兒看著好像不大嚴重,但對山姆來說,簡直是戳中了要害。山姆的核心客戶就是中產家庭,尤其是家里有娃的。家長給孩子買東西,最看重的就是安全,現在連安全都沒保障,誰還敢放心買?
![]()
更讓老會員心里不舒服的是商品的變化,以前常買的太陽餅、低糖蛋黃酥,不知什么時候就從貨架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衛龍辣條、好麗友派這些常見的大眾化商品。雖說山姆說過好麗友派是減糖定制款,但好麗友“平民品牌”的印象早就深入人心,會員根本不買賬。
還有人發現,有機大豆的等級從一級降到了三級,找客服問,客服也承認品質確實降了。這背后的原因其實不難猜,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沃爾瑪每次財報會都在強調要增長、要利潤。壓力傳到中國市場,就變成了“降本增效”。
![]()
以前山姆開發一款商品,要花12到18個月,現在硬生生壓縮到半年以內。之前山姆首席采購官張青還說“好產品源自慢功夫”,現在倒好,完全成了“蘿卜快了不洗泥”。商品沒了獨一份的優勢,誰還愿意每年掏260塊續會員?
再說說代購的事兒,按規定,只有付費會員才能買山姆的東西,可實際上,非會員花5到10塊錢找個跑腿的,照樣能買到瑞士卷、鑄鐵鍋。有些代購還利用卓越會員卡2%的返現賺差價,就算不加價也能賺錢。
![]()
這種灰色操作,把會員的“專享感”全弄沒了。既然花點小錢就能買到,誰還愿意固定交年費?2024年黑貓投訴平臺上,山姆的投訴量比前年漲了22%,會員續卡意愿下降,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劉鵬憑什么能接這個燙手山芋?
沃爾瑪這時候找劉鵬,肯定是琢磨了很久的。劉鵬的履歷很特別,他不是純互聯網出身的高管。早年他在好孩子、蘇寧電器、海爾集團待過,做過采購也做過市場營銷,對傳統零售的供應鏈、消費者想法都門兒清。
![]()
2015 年加入阿里巴巴后,他之后陸續負責過天貓國際、天貓進出口業務。在他接手期間,天貓國際引進了近 2.5 萬個海外品牌,其中有八成是第一次進入中國市場。到了 2020 年雙 11,他帶著團隊把進口商品成交額做得比前一年漲了 47.3%,還做到了 50% 商品保稅次日達。
這種“傳統零售+互聯網”的雙重經歷,剛好能補上山姆現在的短板。山姆不是不懂零售,而是在數字化轉型和全球供應鏈整合上差了點意思。劉鵬在天貓國際積累的品牌資源,能幫山姆搞到更多獨家商品;他在阿里搭的用戶標簽體系、AI推薦算法,能讓山姆選品更準。
![]()
更重要的是,他懂中國消費者。他知道小家庭更喜歡小份裝,知道中產家庭對健康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些判斷都有數據支撐,比拍腦袋做決定靠譜多了。
沃爾瑪中國 CEO 朱曉靜的想法很明確,她看中劉鵬身上的幾樣特質:國際化的視野、整合全球供應鏈的能力,還有對中國零售市場的實際經驗。
說白了,就是要劉鵬在業務增長和服務品質之間找到平衡點,一方面得守住業績基本盤,另一方面還得把口碑提回來。這工作難度不小,但劉鵬手里確實有能派上用場的資源。
![]()
中國市場的野心
山姆選擇劉鵬,說到底,這背后是沃爾瑪在給中國市場下賭注。10 月中旬的時候,沃爾瑪全球 CEO 董明倫還悄悄來中國做了考察,這次的任命,大概率就是那時候敲定的。要知道,劉鵬可是山姆進入中國近 30 年里,第一位中國籍的業態總裁。
這個信號很明顯,沃爾瑪要把中國市場當成全球增長的核心引擎。從數據來看,中國市場確實有這個潛力。2025年二季度,沃爾瑪中國凈銷售額比前年漲了30.1%,主要靠山姆在拉動。
![]()
山姆的電商業務占比已經超過50%,455個云倉能支撐80%的訂單1小時送達。這套“店倉云一體化”模式,甚至被沃爾瑪全球拿去學習。并且,山姆中國還搞出了“先倉后店”的玩法,先用前置倉預熱市場,再開實體店,這樣能降低擴張的風險。
這些創新都是中國市場先搞出來的,已經在給全球做示范了。往后看,機會還更大。有預測說,2030年中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要突破2萬億元,2027年前置倉數量會達到10萬個。要是能抓住這個趨勢,山姆在中國完全可能跑出全球最快的增速。
![]()
劉鵬要是能把阿里的數字化能力,跟山姆的全球供應鏈結合好,搞出一套“中國經驗”反過來幫全球業務,也不是沒可能。但挑戰也不少,Costco蘇州店的增速已經是全球第一,盒馬雖然在收縮X會員店,但靠著阿里生態還有戰斗力,永輝倉儲店在區域市場也在搶客源。
更關鍵的是,即時零售已經在悄悄改變大家 “囤貨” 的習慣。你看,京東超市的 “小時達”、美團買菜的 “明日達”,會把進口牛排、車厘子分成小份賣,最快 29 分鐘就能送到家里。而山姆一直以來靠 “大包裝、低單價” 建立的優勢,正被這種 “小包裝、快履約” 的模式慢慢削弱。
![]()
總的來說,阿里高管進山姆,不是簡單的人事變動,而是中美零售經驗的一次深度碰撞。中國零售市場能不能借著這波機會領跑全球?答案可能要等2026財年的第一張季報出來才知道。
信息來源:
環球網【山姆迎來新負責人 會員店的購物體驗會變得更好嗎?】
21世紀經濟報道【“零售老兵”劉鵬空降山姆:沃爾瑪中國下一程的全渠道棋局】
南方都市報【觀察|阿里系高管入局傳統零售巨頭,山姆換帥目的為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