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日至2日,“回顧與前瞻:法律專業學位教育三十年——法律專業學位教育國際研討會暨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建院20周年慶祝大會”成功舉辦。本次大會由法律學院主辦,來自英國、意大利、匈牙利、韓國、日本、中國香港以及內地多所知名高校的200余名高校學者、實務界專家及師生代表參會,共話法律專業學位教育發展與未來。
![]()
大會開幕式
11月1日上午9時,大會開幕式在海淀校區拉開帷幕,法律學院院長許身健主持儀式。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王軼,司法部法律職業資格管理局副局長丁天球,我校原校長黃進,全國律協副會長王清友,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法學院原院長Joan Loughrey教授,我校黨委副書記王立艷等嘉賓出席開幕式。
王立艷在致辭中肯定了法律學院20年來在高層次應用型法治人才培養、科研創新領域的突出貢獻,并提出四點發展期待:強化思政引領、創新培養模式、推進有組織科研、深化合作交流,期待學院邁向世界一流。
王軼結合早期參與法律碩士教育的經歷,聚焦“學什么、怎么學、如何評”三大核心問題,強調專業學位教育需區別于學術學位,以培養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核心,呼吁構建實踐導向的評價體系。
丁天球回顧法律專業學位教育30年歷程,指出未來需優化培養體系,加強涉外法治、數字法治領域人才培養,服務全面依法治國。
黃進提出法學教育應定位為“健全法律人格教育、專業教育、專門職業教育與精英教育”,倡導踐行“三創”(創造、創新、創業)教育、“四跨”培養模式、“5H”人才養成觀及“六個結合”的路徑,培育高素質法治人才。
Joan Loughrey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對全球法學教育的影響,強調法律人需平衡技術應用與人類判斷力,贊揚中國政法大學的教育貢獻并期待深化國際合作。
學院首屆優秀校友、北京市房山區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委員、民二庭庭長辛崇增以“探索、成長、傳承”為關鍵詞,分享了從理論學習到司法實踐的歷程。
開幕式后,王立艷與王軼共同為“薪火相傳,繼往開來——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建院20周年圖片展”揭幕,現場播放祝福視頻并舉行院慶主題蛋糕分享儀式,氣氛熱烈。與會人員隨后觀展合影。
![]()
“法律專業學位教育回顧與前瞻”圓桌會議
當日上午的圓桌會議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屠化校友主持,北京大學潘劍鋒教授、清華大學王晨光教授與許身健院長圍繞“法律專業學位教育回顧與前瞻”展開深度對話,為教育發展提供思路。
![]()
平行分論壇
11月1日下午,三場平行分論壇同步開啟。分論壇一“中外法律教育互鑒”匯聚多國學者,聚焦法律倫理、數字時代課程改革,提出“三新三高”(新起點、新形勢、新機遇,高質量、高平臺、高協同)框架,探索國際交流與本土實踐融合路徑;分論壇二“法律博士培養”明確其應用型、高層次定位,探討招生、師資建設、能力標準等問題,分享院校實踐經驗;分論壇三“法律碩士培養”回顧三十年發展,圍繞實踐教學、產教融合、特色方向建設等議題,交流突破路徑。
![]()
首屆法律博士生論壇
11月2日,大會繼續舉辦首屆法律博士生論壇與第三屆法律碩士生論壇,博士生論壇設三個會場,圍繞“職業生涯管理”“研究起點與焦點”“跨領域實踐”展開研討;碩士生論壇設兩個會場,聚焦“思政引領成長”“涉外法治能力塑造”,展現青年法律學子的思考與擔當,學界及實務界專家擔任評議嘉賓提供指導。
![]()
第三屆法律碩士生論壇
![]()
法大微信【第20251103期】
內容來源:法律學院
排版:張瑤瑤
責任編輯:謝翔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