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從2015年首批電信普遍服務建設任務啟動,到如今“村村通寬帶、鄉鄉通5G”,行政村通5G比例超過90%,這十年,有工程師踩著泥濘扛設備的堅守,有村民看著手機對信號滿格充滿期待,更有數字技術讓鄉村產業“破圈”的驚喜。
值此電信普遍服務實施十周年之際,工信智媒體(通信世界)特策推出“十年普惠 共赴山海——電信普遍服務十周年紀念專題(2015-2025)”專題。立足通信行業專業視角,梳理政策演進與技術突破的行業脈絡,聚焦網絡惠民的民生溫度,打造電信普服十年的“重要瞬間+卓越成就+深刻思考”。
從2015年開始,電信普遍服務助力農村發展已經走過整整十年,并取得重大成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電信普遍服務發展狀況藍皮書》顯示,截至2024年我國電信普遍服務成效顯著,行政村光纖平均速率超120Mbit/s,5G平均速率穩定在200Mbit/s以上,農村百兆及以上寬帶用戶占比達96.5%,遠超同期全球農村平均水平。在取得輝煌成就的基礎上,電信普遍服務需要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以《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以下簡稱“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為指引,為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01
提升電信普遍服務水平
適配鄉村全面振興需求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特別是著力推進六個方面的工作,即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著力推進鄉村建設、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
為了做好上述六方面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比如,在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方面,應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扶持畜牧業穩定發展、強化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能力建設、健全糧食生產支持政策體系、完善農產品貿易與生產協調機制、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
這些措施涉及眾多主體和環節,既包括科研、生產,也包括流通。這說明一般意義上的“電信普遍服務”能發揮的作用有限;但也說明,如果能夠提供“升級版”電信普遍服務,把先進的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盡可能在各個主體、各個環節、各個領域都利用起來,就可以為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供給保障能力提供更積極深入的支持。
02
電信普遍服務精準賦能
鄉村振興五大領域
一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多個目標,包括“深入開展防止返貧就業攻堅行動,增強幫扶車間就業吸納能力,穩定脫貧人口務工規模和收入”,以及“深入開展科技、醫療、教育干部人才‘組團式’幫扶”。這些目標不是獨立的,有效的科技、醫療、教育幫扶,有利于推動就業攻堅行動,而“升級版”的電信普遍服務在科技、醫療、教育幫扶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這些領域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已經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有成效。實際上,在解決了基本的生活問題(衣、食、住)之后,醫療條件、教育條件的改善應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之一,以進一步提高農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受教育程度、幸福指數。
二是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特別強調發展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從而促進農民就業、收入增加。縣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是發揮當地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包括“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打造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在這一過程中,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有利于準確選擇特色產業、優化生產過程控制、提高產品生產質量、保護特色產業品牌。
三是著力推進鄉村建設。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要求分類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鞏固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成果,推動冷鏈配送和即時零售向鄉鎮延伸,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再如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要求提升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提升中心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發展農村嬰幼兒照護服務;加強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要求深入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因地制宜選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推進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以上要求都需要比較準確的數據支持(數據收集與數據分析),需要各種專業知識的運用,以及購置軟硬件設備的資金支持。如何以較低的成本取得更好的效果?以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加持的“升級版”電信普遍服務大有作為。
四是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措施非常系統且具有針對性,包括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加強文明鄉風建設,推進農村移風易俗,維護農村穩定安寧。特別是在維護農村穩定安寧方面,要求“健全農村地區掃黑除惡常態化機制,防范遏制‘村霸’、家族宗族黑惡勢力滋生蔓延。加強農村宗教事務管理。深入打擊整治農村賭博,筑牢農村禁毒防線,嚴厲打擊涉農領域傳銷、詐騙等經濟犯罪”。可以說,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也是鄉村全面振興的薄弱環節。要解決這一問題,以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加持的“升級版”電信普遍服務具有獨特優勢。依靠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和大數據個性化推送機制將鄉村好事傳播出去,讓壞事(比如黑惡勢力的活動)傳播到相關部門,進而盡快采取有效措施。在鄉村治理中,應以數據為基礎,早發現問題、早解決問題。
五是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管好用好農村資源資產,創新鄉村振興投融資機制,完善鄉村人才培育和發展機制,統籌推進林業、農墾和供銷社等改革,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機制。可以看出,保障數據的及時性、準確性是基礎,而做好這些工作,離不開電信普遍服務企業與各方的廣泛合作,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大力推廣。
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是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的核心要義,需要做的工作非常龐雜,也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應把電信普遍服務進一步升級,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
從“村村通”到“雙千兆”:一文讀懂我國電信普遍服務十年發展
來了!2026 ICT行業趨勢年會,今年主題你來定
楊杰掌舵移動這六年:提燈引路,邁向AI
作者:清華大學經管學院 高旭東
責編/版式:王禹蓉
審校:王 濤 梅雅鑫
監制:劉啟誠
【通信世界新媒體矩陣】
央視頻 | 微軟MSN | 視頻號 | 微博 | 今日頭條 | 百家號 | 網易號 | 人民號 | 騰訊新聞
搜狐 | 新浪看點 | 雪球號 | 抖音 | 快手 | 愛奇藝 | 知乎 | 嗶哩嗶哩 | 咪咕視頻 |CSDN
【新媒體團隊】
監制|劉啟誠
審校|王濤 梅雅鑫 張鵬
編輯|王禹蓉
視頻制作|蔣雅麗 黃楊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