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潘石屹夫婦
文丨談古論今
大家好,這里是談古論今。
最近很多粉絲后臺問我地產相關的問題,尤其是問了個很尖銳的問題——
2018年,潘石屹賣了400多億資產。6年后,萬科虧了450億,72家房企總虧超200億。
你說,誰看對了?
講真,不是吹捧潘石屹,也不是貶低誰,就是想問一句:
為什么他能看到風險,而其他人沒有?
潘石屹的判斷邏輯,其實很簡單。
1993年,海南房地產泡沫破裂,無數人血本無歸,潘石屹卻能提前抽身。2016到2018年,別的房企瘋狂拿地,他卻及時停了。
為什么?
因為彼時的租金回報率,已經低到了1%,而貸款利率卻高達4.9%。
這比賬,小學生都能算得出來。
換句話說,如果買地、建房只用來出租的話,收益要遠遠低于利息。
還有一個風險:
房價已經漲了10到15年,如果跌個20%到30%,以國內房企的高杠桿來看,誰都扛著不住。
諷刺的是,這只是個常識。
現在呢?
根據去年財報,萬科2024年虧損高達450億,是上市34年首次出現年度虧損。開發業務毛利率也跌到了6.8%,賣一套房只能勉強覆蓋住財務成本。
再看72家上市房企,2024年上半年總虧損達到253.9億。首開、金融街、金科,這些國企民企,一個都沒守住。
此時,恒大的老板進了看守所,碧桂園、融創也債務纏身。
而潘石屹呢?正在美國拍電影,好不樂哉!
至于未來3年,樓市會怎么走?
我不做定論,但是有三點,應該逃不掉。
一、經營貸的“雷”,要炸了。
時間很明確。
2020到2021年,經營貸進入樓市的高峰期。那時候房價漲得快,房貸利率高,很多人通過經營貸買房,想著漲一波就賣掉還貸。
經營貸的期限一般是3到5年。
也就是說,2024到2025年,是到期續貸的高峰期。
現在問題來了——房價沒漲,反而跌了。
當初500萬買的房子,現在可能只值450萬。銀行要你補差價,你補不起。想續貸?銀行收緊了,不好批。想賣房還貸?市場冷清,沒人接盤,或者賣出去也是虧本。
最難受的是什么?
你不是投資客,你是剛需,但用了經營貸。現在進退兩難。
這批人日子會很難,而且人數不少。
2020到2021年,是有不少經營貸流入樓市的。這些人一旦扛不住,拋售房子,就會進一步給市場施壓。
而二手房市場,會更冷。
所以,如果你是經營貸買房的,要提前半年就早做準備——
要么跟銀行溝通續貸,要么盡早掛牌賣房,拖到最后,選擇會更少。
二、市場將徹底分化。
什么叫分化?
就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中間的沒人要。
這體現在三個維度的分化。
1、城市分化。
一線城市核心地段的房子,還有人搶。
比如北京二環、上海內環、深圳南山。剛需在,改善需求也在。
但三四線城市呢?
人口流失,產業空心化,房子根本就賣不動。
2、地段分化。
同一個城市,市中心和郊區,有著天差地別。
地鐵房、學區房,這些還有些價值。但遠郊的大盤,空置率將會越來越高。
3、品質分化。
簡單說就是——豪宅熱銷,普通住宅滯銷。
為什么?
因為有錢人的錢沒少多少,他們要住得更好。而普通人買不起新房,也不敢輕易換房。
最關鍵的是流動性。
你的房子如果在差的城市、差的地段、差的品質,想賣,很難。
就算降價,也不一定有人買。
這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房子真的變回了“不動產”。
你以為它是資產,其實可能是負擔。
每個月的貸款、物業費、折舊,都在吃掉你的現金流。
如果你的房子在上述“差”的分類里,趁早處理。
哪怕少賺點,也比被套住強。
三、房子回歸“住”的本質。
這句話你可能聽過很多次,但這次,是真的。
為什么?
因為未來的住房模式,正在改變。
新加坡模式,就是個參考。
要知道,新加坡有80%的人住在組屋,也就是保障房。組屋便宜,由政府主導建設,而且只能內部流轉,不能隨便買賣。
剩下20%的人住商品房,商品房完全市場化,想漲就漲,想炒就炒。
這個模式的好處是什么?
保障房解決了大多數人的居住需求,商品房承載投資需求,兩條線互不干擾。
你猜,國內會不會學?
實際上,有些地方已經在試點了。
深圳就提出,未來60%的住房是保障房,40%是商品房。保障房以共有產權房、公租房的形式存在,覆蓋工薪階層。
就是說,炒房的時代徹底結束了。
以前,房子是投資品,閉眼買都能漲。
現在呢?
大部分房子只能自住,不能炒。
只有極少數的房子——一線核心、高品質、稀缺資源——還有投資價值。
說了這么多,你可能會問:那我該怎么辦?
給三類人一點建議吧。
1、剛需。
不急著買,等等看。
為什么?
因為樓市還在下行通道,政策還在陸續出臺。
現在首付降了,利率降了,限購也在放松。再等等,可能更便宜。
但也別無限等。
等到房價真正止跌回穩,可以考慮入手。
保障房的政策如果落地,你的選擇會更多。
2、投資客。
謹慎,謹慎,再謹慎。
現在大部分的房子已經失去了投資價值。不僅流動性差、賣不掉,持有成本還特別高——貸款利息、物業費、折舊,哪哪都是成本。
現在只有極少數房子還值得投資:一線城市核心地段、學區房、地鐵房、高品質住宅。
如果不是這些,別碰。
3、經營貸用戶。
一定要提前規劃,別再拖。
第一,續貸,提前半年跟銀行溝通,準備材料,爭取續貸。
第二,賣房,盡早掛牌,降價求售,及時止損。
千萬別拖到還款期再慌,那時候就晚了。
現在回到開頭的問題——潘石屹對了嗎?
其實數據已經說明了一切。
他并沒有什么超能力,他只是選擇相信了常識——
租金回報率和房價回撤的風險。
這些,其實都是常識。
很多人也懂,
只是,
資本會讓瘋狂!
【免責聲明】:
以上內容信息來源均為網絡,如與事實不符或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系作者澄清或刪除。不信謠、不傳謠,共同營造綠色網絡世界!
敢為蒼生諫真言,豈因禍福避趨之!
@關注、點贊和轉發,就是最大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