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了選舉也當不了總理?荷蘭大選反轉,無明顯贏家,維爾德斯失利
一頭醒目的白金發,讓維爾德斯在荷蘭政壇自帶“辨識度”,也讓他得了個“荷蘭特朗普”的外號。
可這位以強硬風格出圈的政客,正卡在一場尷尬的政治僵局里,2023年荷蘭大選中,他帶領自由黨拿下票數第一,卻足足兩年沒摸到總理職位的邊。
眼看荷蘭新一輪聯合政府選舉在即,自由黨的民調又一次沖到最前面,但這場被外媒稱為 “歐洲政治魔幻劇”的荷蘭大選,最終以極右翼領袖維爾德斯的意外潰敗作為結局。
![]()
9月,這個時候的荷蘭政壇還彌漫著“維爾德斯衛冕”的氛圍,當時的民調顯示,他領導的自由黨以32%的支持率領先第二名民主66黨10個百分點。
甚至有不少人討論的不是“維爾德斯會不會贏”,而是“他這次會找哪個政黨當盟友”,畢竟 2023年他靠著“反移民”口號拿下37席后,曾逼得四個中間黨派捏著鼻子跟他組建聯合政府。
但誰也沒想到,短短兩年,風向會變得這么快,這種“確定性”在10月中旬開始出現裂痕。
![]()
先是荷蘭最大的雇主協會發表聲明,批評維爾德斯“只會用邊境問題轉移矛盾,卻拿不出解決勞動力短缺的方案”。
要知道,荷蘭中小企業長期面臨技術工人不足的困境,維爾德斯此前主張“全面限制非歐盟移民”,直接觸了商界的逆鱗。
![]()
聲明發布后,鹿特丹、海牙的幾十家企業聯合在《荷蘭商報》上刊登廣告,呼吁選民“選擇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這在以往的大選中極為罕見。
荷蘭商界向來保持政治中立,此次公開表態,相當于給維爾德斯的選情潑了一盆冷水。
更致命的是自由黨的內部分裂,10月20日,自由黨資深議員范德薩突然宣布退黨,轉而支持民主66黨。
![]()
他在記者會上爆料,維爾德斯在2024年退出聯合政府后,就“不再參與政策討論,每天只關心社交媒體上的點贊數”。
甚至曾因為一個下屬反對他“拆除清真寺”的提議,就將其開除出黨,范德薩的倒戈像一顆炸彈,原本堅定支持自由黨的農村選民開始動搖。
![]()
荷蘭選民最看重政治誠信,這種“專斷作風”的曝光,讓不少人覺得維爾德斯只是個愛表演的政客。\u200b
相比維爾德斯的“爭議體質”,耶滕在大選前更像個“默默無聞的技術派”。
他的競選之路沒有轟轟烈烈的集會,更多是走進社區、企業、學校,帶著 “問題清單” 聽意見。
![]()
在最受關注的移民和環保問題上,耶滕的主張更是與維爾德斯形成鮮明對比,維爾德斯喊的“把摩洛哥人踢出荷蘭”、“停止所有環保補貼”。
而耶滕提出的“分類移民政策”,既明確“加強對非法移民的打擊,3 年內遣返逾期滯留者”,又承諾“為高技術人才開辟快速通道,給予稅收優惠”。
![]()
在環保上,他不搞“非黑即白”,而是推出“能源轉型補償計劃”,對改用太陽能的家庭補貼50%的安裝費,同時給依賴傳統能源的中小企業3年過渡期,幫助它們升級設備。
這種“平衡思維”讓他同時贏得了城市中產和農村選民的支持:前者認可他的環保理念,后者則放心他不會“一刀切”地損害生計。\u200b
維爾德斯的失敗,常被解讀為“民粹的退潮”,但深入看荷蘭社會的變化,會發現他更像是輸給了自己對“民生痛點”的長期遺忘。
![]()
這位在政壇活躍了20年的“爭議人物”,始終把“反移民、反伊斯蘭”當作核心武器,卻在荷蘭人最關心的經濟、住房、養老問題上,交出了一份空洞的答卷,這種“顧此失彼”的行為,讓原本支持他的選民徹底失望。
![]()
荷蘭大選的結果,不只是荷蘭內部的政治更迭,更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歐洲極右翼政黨的共同困境,靠“反建制、反移民”贏選舉容易,但要靠“治國能力”留住選民,卻沒那么簡單。\u200b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