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對俄羅斯的縱深打擊領域正在擴大,不僅僅是煉油廠,石油碼頭和電力基礎設施都納入了打擊范圍,在最近的一系列空襲中,烏克蘭襲擊了庫爾斯克、利佩茨克、阿爾切夫斯克、奧廖爾的電力基礎設施,讓這些地區陷入停電或部分停電,位于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圖阿普謝油港則再次被攻擊,一同被擊中的還有兩艘“影子艦隊”的油輪。
![]()
烏克蘭海軍發言人德米特羅·普萊滕丘克評論,攻擊圖阿普謝會對俄羅斯產生長期影響,不僅影響俄羅斯原油出口,還會影響到企業對俄羅斯港口的信任,保險費增加,合作風險也會增加,俄羅斯20%的石油出口會經過圖阿普謝。
![]()
事實證明,要打擊俄羅斯石油產業,烏克蘭自己動手是最有效的方式,雖然特朗普對俄羅斯能源行業進行了“超級制裁”,但僅涉及兩家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和據稱有強硬背景的私營盧克石油公司,盡管這兩家俄羅斯企業都因制裁遭重創,不過,從總體上來說,俄羅斯依然在繼續出口石油。
![]()
包括路透社在內,多家媒體報道稱,在特朗普對俄制裁后,印度最大的煉油商印度石油公司已經開始重新購買俄羅斯石油,只不過是從沒被制裁的其他俄羅斯實體購買的,大約350萬桶俄羅斯SPO石油計劃在12月運往印度東部一個港口。
![]()
印度能恢復購買俄羅斯石油,那么,其他國家自然也可以這樣做,甚至早在印度之前就已恢復購買俄羅斯石油。
彭博社報道指出,10月份,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出口量大降,截至10月26日,日均出口量為180萬桶,已經低于戰爭爆發初期的數據,之所以這樣,烏克蘭對俄羅斯油港的攻擊功不可沒,烏克蘭正努力攻擊烏斯季盧加、圖阿普謝和北莫爾斯克等俄羅斯主要油港。
![]()
盡管俄羅斯政府不再公布石油產品和燃料出口的數據,但分析師和貿易商依然可以通過追蹤海運數據來監測俄羅斯的出口動態。
而在打擊俄羅斯煉油廠的行動中,烏克蘭已經襲擊了俄羅斯38家主要煉油廠中的21家,按照烏克蘭軍情總局發言人安德烈·尤索夫的說法,烏克蘭成功讓俄羅斯的煉油能力下降了18%到20%。
![]()
烏克蘭安全局局長馬柳克則宣稱,自今年以來,烏克蘭已經對俄羅斯煉油廠等進行了160次成功打擊,其中僅在9月和10月就擊中了20個設施,包括6個煉油廠、2個碼頭、3個倉庫和9個泵站,導致俄羅斯石油產品短缺超過 20%,煉油廠停工 37%,俄 57 個地區出現短缺,汽油出口禁令持續到年底。
![]()
對俄羅斯煉油廠的打擊雖然讓俄羅斯陷入了嚴重的燃油短缺困境,但主要是缺乏汽油,迫使俄羅斯進口汽油并在多個地區限制汽油購買量,而柴油生產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響,俄羅斯依然在出口柴油:俄羅斯軍隊的坦克、裝甲車和卡車等,都使用柴油。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擊中俄羅斯煉油廠并不代表摧毀俄羅斯煉油廠,很多時候最大的效果也不過是讓被擊中的俄羅斯煉油廠暫時停產,要想徹底摧毀俄羅斯煉油廠,對現在的烏克蘭來說比較困難:僅靠自殺式無人機,缺乏足夠數量的遠程導彈,很難像俄羅斯軍隊空襲烏克蘭煉油廠等目標時造成足夠破壞。
烏克蘭目前擁有的威力最大導彈就是“火烈鳥”,法國《費加羅報》援引烏克蘭總統辦公室的消息報道稱,烏軍已經在實際行動中發射過9次“火烈鳥”,下一步,烏克蘭準備生產彈道導彈。
![]()
至于“戰斧”,五角大樓已批注向烏克蘭提供,當然,是由烏克蘭的支持者們購買,此舉不會損害到美國的導彈儲備,是否向烏克蘭提供“戰斧”,最終決定權掌握在特朗普手里,而即便是在遭到克里姆林宮連番羞辱和耍弄后,看起來特朗普也不準備向烏克蘭提供“戰斧”:特朗普依然存在著某種幻想。
![]()
現在,不僅僅是烏克蘭,歐洲也意識到特朗普乃至整個美國都變得不再靠譜,說好聽點,是美國在重回孤立主義,說難聽點,就是被MAGA綁架的共和黨正變得日漸納粹化,烏克蘭和歐洲只能靠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