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好詩,不期而遇!
![]()
原詩
流水就是父母心
文/湯養宗
再一次明白也再一次說:流水就是父母心
荒山上的亂墳崗,到處留存著
大脾氣與小命運的遺跡
附近樹上的鳥窩里,依然是未來的翅膀
與傾覆之下豈有完卵的難題
卻都不及這流水中的拳拳念念
和隨流賦形。
每回望見天邊落日,我都依依不舍
還將自己劃歸于誰
遺落下的最后一批親人
在懸而未決與了猶未了之間
與身旁的人輕聲說到歸去來
附隨著時隱時現的,流水中的這顆父母心
賞析
今天分享的是魯獎詩人湯養宗的詩《流水就是父母心》,就這詩題而言,就有哲思的深意。詩歌正文對詩題也做了詮釋,即“流水中的拳拳念念和隨流賦形”,這是父母之心的具體化,也是本詩最核心的思想觀點。詩人用亂墳崗、鳥窩等意象,以及運用典故做對比,不斷高舉父母心的獨特和愛意,深化了父母之愛的偉大和無私,是其他人之愛都無法比擬的。父母這種時隱時現,隨流賦形之愛,仿佛一直在身邊,這偉大的暗示,是對為人父母的最大贊揚。
詩歌一開始點明主題“流水就是父母心”,從明白到宣揚,再一次說明,體現了理解的深入和感受的深化,從理解到確定的過程,就是生命體驗和驗證的過程。詩歌中心思想的確立,為全詩奠定了情感基調和創作的方向。
接著,詩人寫荒山亂墳崗的大脾氣和小命運,仿佛是對已故之人的追憶。這里的“大脾氣和小命運”如同父母命運的特征,他們看似渺小的命運,藏著大大的愛,而這大脾氣正是對教育子女愛的詮釋,他們用自己原始的方式愛著子女,詩人稱之為“遺跡”,是一種獨特的定義。
緊接著,詩人借鳥窩以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這一成語典故,是為了說明命運與共,相互依存的關系,詩人視“未來的翅膀”和“傾覆之下豈有完卵”為難題,這是對養育子女和子女安危的擔心。然后,又與“流水中的拳拳念念和隨流賦形”作對比,體現了父母之愛的時刻包圍。當愛心大過擔心,一切難題都迎刃而解。詩人做的這種對比,是為了彰顯父母之愛的偉大。
在結尾處,詩人提到天邊落日和將自己劃歸于誰,這種困惑或許是因為父母的離去,產生了迷茫之感。接著寫“遺落下的最后一批親人/在懸而未決與了猶未了之間/與身旁的人輕聲說到歸去來”,這是詩人對劃歸于誰的思考和抉擇,用懸而未決、了猶未了,和歸去來,這樣的字詞表現與親人身旁人的關系,這充滿不確定性的思緒,間接與父母之心做了對比,從人情關系上,再次決定父母才是最好的歸宿,父母之愛才是最偉大的。最后這句“附隨著時隱時現的,流水中的這顆父母心”,體現了詩人對父母之心的念念不忘,對父母之愛的渴望。
整首詩的情感推進,都是建立在抽象概念具體化的基礎之上,通過自然意象表現父母之心的掛念與愛,最后又通過人際關系的困惑,更加堅定了父母才是最可依靠的歸屬。這首詩帶有詩人深刻的哲學思考,以及情感的對比和深化,將似流水一樣的父母心最大化的表現,體現了愛的偉大和無私。詩歌在各種對比之下,體現了現實的情感張力,讓我們感受到詩人對父母之愛的渴望,詩歌最后將父母之心放置在流水之中,更是愛的蔓延和綿長的體現,讓人意猶未盡。
拋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
詩人簡介
![]()
湯養宗,男,漢族,出生于1959年9月27日,福建霞浦人,當過導彈護衛艦的聲納兵。退伍后在一個劇團里寫了八年的劇本,后又在縣文聯坐了八年的班,主要從事詩歌寫作。2018年8月,作品《去人間》獲得了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
格命草
![]()
格命草,自稱詩者,讀睡詩社創辦人,《讀睡詩選》主編,中國詩歌學會會員。主編出版詩集《讀睡詩選之春暖花開》《讀睡詩選之草長鶯飛》,目前選評經典詩歌,名人名詩700余首,《格命草詩評(一)(二)(三)(四)(五)(六)(七)》已完成,詩評系列叢書正在持續創作中。
關注格命草,一起讀經典
贈送您電子詩集《讀睡詩選》
《春暖花開+草長鶯飛》
《格命草詩評(第一輯)(第二輯)(第三輯)(第四輯)(第五輯)(第六輯)(第七輯)》歷時一年多,共收錄詩評700篇,95萬多字,目前頭條閱讀量130多萬次,微信公眾號閱讀量150多萬次,百度閱讀量70多萬次,時機成熟會正式出版。關注格命草微信公眾號,閱讀最新詩評,如需付費評詩,付費推廣詩歌,付費寫詩評集,個人詩集出版,購買《格命草詩評全輯》電子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詳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