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常會這樣表現:“心有余而力不足。”
面對自己的目標,感覺毫無辦法,然后就放棄。
《孔子世家》中卻說:“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你的心中沒有向往了,那還談什么成功?
境由心生!運氣,財富,真情等,皆是如此。
![]()
人在一定年紀,能力是標配,心力要頂配。
“我做不到,我的認知不夠,我的能力不足......”這是很多人退縮,放棄的理由。
“我們沒有辦法擁有能力之外的東西。”這是很多人固有的認知。
事實上,人的很多的能力是激發出來的,不是平常都能露出來。
春秋時,孔子帶著一群弟子去衛國,在蒲地,當地人把他們團團圍住。
蒲地人不允許孔子去衛國,否則就要動粗了。
大家頓時不知所措,多數人打退堂鼓。
弟子公良孺站出來,說:“我們在匡地遇到危險,被困了,坐等救援。現在又被困,我選擇和他們搏斗。”于是拔出長劍。
本地人見狀,退縮了,說:“只要你們不去衛國,我們就放你們離開。”
孔子假裝答應,然后繞道,還是去了衛國。
俗話說:“狗急跳墻,兔子急了也咬人。”這話很難聽,但也證明了一點——危難之中,能力就爆發了。
很多人在一定的年紀,其實是有“超能力”的。一些結果,可以是自己都意想不到,大家都不敢相信。
《蜀鄙二僧》中的窮和尚,大家都認為他沒有辦法到南海。但是他靠一瓶一缽,就去南海來回了一次。
《三國演義》中,曹操帶兵南下,東吳大部分的大臣都認為,放棄算了,打不過。但是赤壁之戰,卻把曹操逼回了北方,東吳后來也順利建國。
回到現實生活,我們也會看到一些初中畢業的人,一步一步變成教授,某企業的高管等。
他們的能力,是跟隨地位、目標而提升的。到了某個位置,為了某種狀況,逼著自己去努力。倒逼機制,起了巨大的作用。
有時候拉開人與人的差距,不在于當初認知的高低,文憑的高低,而在于“想與不想”。
有志者事竟成,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因此,我們要標配能力,也要頂配心力。
![]()
學會三個心法,普通人也能成功。
什么是心力?可以理解為“心中有想法、心中有力量”。
如果一個人連成功的想法都沒有,肯定是一事無成的。就算他有很高的文憑,夠得著某些領域,但是他不去做,或者稍微應付一下,就認定自己不行。
遭遇一兩次挫折,就開始抱怨,心中一團亂麻,迷路了。
心力很強大的人,順著想法,去找方法,一些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居然做到了。
具體有三個心法,誰都可以做到。
第一,專注法,把力量集中到一個點。
著名投資家沃倫·巴菲特,三十多歲就已經很成功了,賺了不少錢。
很多人覺得,他運氣好而已。
他卻說:“我的運氣來自于我早早地認清了該把精力放在哪里。”
他的成功,主要聚焦股票和數字。家里人還發現,他聚焦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11歲就進入了股市。
有這樣一種說法:“人這一生,也只能做那么一兩件事,有的人一輩子一件事都做不完。”
幾十年,一晃而過,你東看看,西走走,反復嘗試,到哪里都是新手,都無法成為精英。
你聚焦一件事,專門搞一種想法。多年過后,你會發現自己超越了同行一大截。
就算你一直打工,也會找到好的崗位,有一定的存款。
第二,馬上執行法,稍作準備就開始。
凡事干起來,你就成功了一半。畢竟,萬事開頭難。
事情開始了,也會逼著你去做第二步。
多做幾步,也許你發現困難重重。但是你不甘心,咬牙繼續。這時候,你會有所突破。
你熬不住的時候,困難也到了要被打破的境界。
有的人,今天看到一個好位置,就決定擺攤,第二天一大早就開始了。三五天收入一般般,但是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經過改進之后,收入就上來了。
“心”是一個人行動的指揮官。
人和成功最大的距離,就是從想到,到做到。你凡事干起來,再看下一步。就已經贏了一批人。
第三,意志鎖定法,扛住了,熬過去。
我的一個朋友,在某學校門口做燒烤。
一開始,生意很一般。畢竟,學校門口的店鋪多,競爭也大。
熬了兩個月,馬上就要放暑假了。朋友準備關門大吉。
但是朋友的妻子決定再熬一熬,并且開通了外賣單。
現在,朋友的店鋪已經開了三年,除了學生生意,外賣生意也不錯。
時間長了,就累積了口碑和顧客,而很多人,卻敗給了時間。
既然你決心要干,就干到底,適度變通。而不是尋找什么“速成法”。
![]()
寫在最后。
清代的曾國藩,從小就笨,讀書一晚上,都背不下一篇課文。
科考幾次都落榜了。
但是他一心要走科舉路,終于進士及第,成為名臣。
他說:“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恒。”
心在那里,膽識就在那里,成功就在那里。
人生一路走來,有灰暗,也有泥沼,但你別灰心,別迷茫,相信自己,有所為,有所成。
作者:布衣粗食。
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