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柯梓 張苑苑
“王醫生,您看!我的病理報告里,癌前病變細胞不見了!”10月29日上午,在湖北省腫瘤醫院康復治療門診,楊爹爹手持胃鏡病理活檢單,激動地向王絢璇醫生展示這份“來之不易”的健康捷報。他臉上洋溢的笑容,與一年前備受胃黏膜癌前病變折磨、陷入治療困境的陰霾形成了鮮明對比。
![]()
患者中醫治療前(左)和治療后(右)的胃鏡病理活檢報告
這場勝利,是楊爹爹與疾病的第二次“交鋒”。2020年,他曾在湖北省腫瘤醫院成功接受肺癌切除術。然而,就在生活漸回正軌之時,2024年初,新的健康危機悄然襲來:反復胃痛、反酸燒心、腹脹和身體快速消瘦(短期內體重下降近6公斤),再次將他推入焦慮的深淵。
2024年10月6日,外院的胃鏡檢查結果給出了明確警報:慢性萎縮性胃炎伴糜爛、賁門炎、胃體多發小息肉等。更令人揪心的是病理活檢報告:胃竇黏膜組織呈慢性輕度萎縮性炎癥改變伴急性活動,且存在中度腸上皮化生——這是胃癌的“癌前病變”信號!盡管楊爹爹遵醫囑服藥5個月,但胃痛、反酸等癥狀毫無緩解,食欲每況愈下,體重持續下降,沉重的心理負擔幾乎澆滅了他的治療信心。
今年2月,懷揣著最后一絲希望,楊爹爹再次來到湖北省腫瘤醫院。在胸外科李斌峰醫生的推薦下,他找到了康復治療門診的王絢璇醫生。面對陷入困境的患者,王絢璇并未急于用藥。她通過細致入微的“望聞問切”,深入了解楊爹爹的癥狀細節、生活習慣與心理狀態,最終為其量身定制了“中藥口服+針灸外治”的綜合治療方案。
經過1個月的中藥治療,楊爹爹之前頻繁發作的反酸、胃痛癥狀大大緩解,進食量較前增多。為解決體重持續下降的難題,王絢璇聯合營養科金鑫醫生為其進行專業的營養評估。通過精準計算,金鑫醫生為其定制了專屬營養配方,在保證營養供給的同時,有效避免了胃部負擔。2個月后,楊爹爹就感受到了明顯變化:體重停止下降,精神狀態顯著改善。這讓他重新看到了希望,更加堅定了堅持治療的決心。
繼續中醫治療4個月后,更驚喜的變化出現了——楊爹爹的體重穩步增加5公斤,基本恢復病前水平,困擾多時的胃痛、腹脹、反酸、燒心等癥狀幾乎完全消失。
10月9日,復查胃鏡及病理活檢帶來了決定性的好消息:胃竇黏膜組織僅表現為輕度慢性炎,此前那個令人擔憂的“中度腸上皮化生”已徹底消失!
“癌前病變不是‘癌癥’,但一定要盡早干預、積極治療!”王絢璇在總結該案例時強調,中醫“治未病”的核心在于“防患于未然”。通過整體調理身體機能,改善病變部位微環境,不僅能緩解癥狀,更從根源上阻斷了癌前病變向癌癥發展的路徑。
她進一步解釋,中度腸上皮化生是胃黏膜常見的癌前病變之一,雖不直接等同于癌癥,但會顯著提升患胃癌的風險。然而,它并非不可逆轉。楊爹爹的成功案例,正是中醫聯合營養干預在癌前病變治療中獨特優勢的有力證明。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