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數日,布魯塞爾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地緣政治變臉。
不久前,德國、法國和歐盟委員會還接連透過媒體放出狠話,聲稱要對中國采取報復措施,甚至不排除動用貿易“核選項”。
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然而,雷聲雖大,雨點卻遲遲未落。
![]()
當中方技術代表團確定將于10月30日抵達布魯塞爾,就稀土與芯片問題進行會談時,歐盟委員會發言人奧洛夫·吉爾那句“他們水平很高,技術精湛,且正在努力完成工作”的表態,與其說是介紹,不如說透著一股急于促成對話的迫切。
這場博弈的初段表明,中方憑借強大的戰略定力與產業實力,絲毫沒有因威懾而自亂陣腳,反倒是歐盟,在揮舞大棒之后,迅速暴露了其外強中干的底色。
那么為何歐盟的狠話嚇不倒中國呢?
歐盟此番示強,最大的命門在于其“威懾”的可信度從一開始就備受質疑。
所謂的貿易“核選項”,即《反脅迫工具法案》,聽起來威力無窮,旨在授權歐盟進行強有力的反制。
然而,這只是一種理想化的政治姿態。
首先,這部法案自2023年底生效后從未被啟用過,本身就是一個為威懾而存在的“紙老虎”。其次,也是更關鍵的,歐盟內部在如何對待中國這一最大貿易伙伴之一的問題上,存在著難以彌合的巨大分歧。
![]()
盡管法國總統馬克龍高調呼吁使用“反脅迫”機制,德國也表示支持討論,但歐洲新聞網等媒體一針見血地指出,歐盟成員國在如何應對對華貿易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并擔心中歐關系任何升級都可能對歐洲經濟造成“沉重打擊”。
這意味著,對華強硬在政治上是“正確”的,但在經濟上卻是“致命”的。
當德國汽車業、法國航空航天業的巨頭們紛紛向本國政府陳情利害時,任何理性的政治家都必須掂量“核選項”按下后帶來的反噬。
因此,歐盟的威懾,從誕生之初就伴隨著內部分裂的雜音,這種撕裂感讓它的強硬姿態顯得蒼白無力,自然無法嚇倒見慣風浪的中國。
如果說內部不團結是歐盟的“內傷”,那么對中國關鍵礦產和芯片的深度依賴,就是其無法回避的“硬傷”。
歐盟的焦慮,并非空穴來風,而是其產業現實面臨斷供風險的直接反映。
在稀土領域,中國占據著全球供應鏈的絕對主導地位。
![]()
歐盟超過90%的稀土磁鐵消費依賴從中國進口,這些材料是生產電動汽車電機、風力發電機、國防和航空航天設備的必需品。
當然,中國近期依法依規完善稀土出口管制,本是維護產業鏈安全的正常舉措。
更為迫在眉睫的危機,來自荷蘭政府一手制造的“安世半導體”困局。
自9月30日荷蘭政府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強制接管這家由中企控股的芯片公司后,供應鏈的斷裂效應迅速傳導。
位于中國的安世半導體東莞工廠隨后限制了出貨,這家工廠生產了全球約70%的車載常用芯片。
這些芯片看似普通,卻是控制車輛燈組、后視鏡等無數系統的“神經末梢”。
有消息稱,德國每輛汽車搭載的該類芯片最多可達五百枚。
這正是為何德國經濟部發言人會在27日急忙出面,表示“非常認真對待德國公司面臨的局面”,并強調“與中方合作促進德國經濟利益”。
在冰冷的產業現實面前,任何政治上的豪言壯語都顯得如此空洞。歐盟的“坐立難安”,是其自身決策與產業命脈激烈碰撞后的必然結果。
姿態的轉變,最能說明問題的實質。
![]()
當歐盟發現威懾無效而自身痛感加劇時,其策略便迅速從“示強”轉向“示弱”,或者說,轉向更為務實的“求救”。
一方面,歐盟在緊鑼密鼓地制定長遠對策,如提升本地生產和建立戰略儲備,但官員們自己都承認“沒有快速解決方案”。這些遠水,根本解不了近渴。
另一方面,歐盟的實際行動暴露了其真實訴求。
在10月27日舉行的中歐視頻會議中,據知情人士透露,歐盟方面急切希望中方能允許安世半導體的芯片“臨時出口”,以解歐洲汽車業的燃眉之急。
這種請求,與之前揮舞“貿易核選項”的姿態形成了絕妙的諷刺。
它等同于承認,在當下的危機中,歐盟更有求于中國。
主動邀請中方代表團訪歐,并高度評價中方代表,這些外交上的細節無不表明,歐盟希望中國能夠“高抬貴手”,在談判達成長期方案之前,先幫它渡過眼前的停產危機。
這種肉眼可見的“慫”,就是實力對比下的理性選擇。
![]()
這場圍繞稀土與芯片的較量,是一次經典的全球權力博弈示范。
它清晰地表明,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通過斷供、制裁等手段進行“脫鉤”或“脅迫”,往往是一把雙刃劍。
當一方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并掌握關鍵環節時,它便擁有了強大的反制能力和戰略定力。
中方在此次事件中,始終保持著從容與克制。
商務部長的表態,既明確了中方在稀土管制和安世半導體問題上的原則立場——依法依規、反對泛化國家安全,同時也表達了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的意愿。
這種不卑不亢的姿態,源于對自身產業實力的自信,也源于對博弈格局的清醒認知。
歐盟的此次“變臉”,應當成為其一堂深刻的地緣政治經濟課。
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最大的威懾力并非來自最犀利的武器,而是來自最不可或缺的位置。當歐盟的汽車產線等待著中國的芯片和稀土才能運轉時,任何脫離現實的政治操弄,最終都只能在一片唏噓中,回到談判桌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