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左至右分別為:高卿容、劉怡蘭、朱珠。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陳姝
□周沐由陳露王彬
在空降兵某部新干部集訓隊,一批年輕的新排長正經歷著從學員向合格一線帶兵人的蛻變,而在集訓隊中,有三道挺拔而靚麗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們是歷經五年基層訓練生活錘煉,憑借過硬的軍事素質和優異表現提干的新排長。她們正以獨特的方式,奮力書寫新時代“巾幗不讓須眉”的強軍故事。
以“心”護航,潤物無聲筑兵心
齊耳的短發,專注的目光,舉手投足間彰顯利落與果決。朱珠之前是連隊的技術骨干,那段與沉重的傘具、精密的流程打交道的歲月,鍛造了她膽大心細、處事不驚的過硬作風,也讓她深刻體會到心理素質對空降兵這一特殊兵種的重要性。正是這份洞察,讓她在新干部集訓期間,主動選擇并潛心鉆研應用心理學,立志為高強度、高風險軍事行動中的官兵構筑堅實的“心理盾牌”。
“第一次參加大飛機跳傘,緊張得手心全是汗。班長拍著我的肩膀說‘相信你的傘,更要相信你自己’,就這一句話,讓我瞬間安定了下來。”朱珠像拉家常一樣將心理學中深奧的“團隊信任構建”與“壓力疏導”理念,悄然融入一個個親身經歷的跳傘故事里。
見時機成熟,她便組織了一場簡單的“戰場信任”體驗活動。當一名隊員在模擬戰場環境下,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安全”完全交由戰友保護時,一種基于信任的無形紐帶在那一刻悄然建立。朱珠趁熱打鐵,引導大家冷靜復盤,聚焦演練失誤的戰術協同根源,而非彼此埋怨。
自此,朱珠成了集訓隊里的“心理顧問”。無論誰遇到了思想上的疙瘩,還是訓練狀態陷入低谷,都愿意找朱珠聊一聊。她不僅運用專業知識幫助戰友疏導情緒,更將在連隊那種“檢查一遍不放心,檢查十遍為戰友”的極端負責精神帶到集訓管理的方方面面。
白衣執甲,淬煉仁心護戰力
藥箱是高卿容5年軍旅生涯中最親密、最忠誠的“戰友”。參加新干部集訓前,她是一名出色的衛生員,經常穿梭于硝煙彌漫的演訓場和井然有序的營區之間,用精湛的醫護技術默默守護著每一位戰友的健康。如今,身份轉變,肩上的責任已從“救治每一人”轉變擴展為“帶領一隊人去戰斗”,但那份源于白衣天使的“守護”初心,卻愈發熾熱、堅定。
集訓隊的戰術訓練場成為高卿容發揮專業所長、履行新使命的“主戰場”。她深知,在通往合格指揮員的征途上,非戰斗減員是戰斗力最不必要的損耗,保存自己才能有效消滅敵人。一次,隊里組織戰術基礎動作訓練,由于長時間反復臥倒、起立、低姿匍匐,一名隊員膝蓋的舊傷有復發跡象,但他依然咬牙硬撐。高卿容發現后,立即上前建議其暫停訓練并進行調整。面對對方的堅持,她態度堅決,不容分說地為其進行了仔細檢查、清創和專業處理。高卿容一邊操作,一邊耐心講解:“硬撐不是真正的勇敢,科學施訓才能最大程度保存戰斗力。”
不僅如此,高卿容還將自己的醫學專業知識深度融入集訓隊的日常管理。每次戰術訓練前,她會反復提醒大家充分活動開關鍵關節,仔細檢查護具佩戴是否到位;訓練結束后,她會主動示范科學的肌肉放松和拉伸動作,并為那些疲勞損傷較重的隊員進行按摩理療。她的床頭常年備著一個不起眼的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每名隊員的身體狀況、舊傷病史和需要注意的細節,便于她及時提醒和精準關照。
但高卿容的“戰場”,遠不止于傷病防治。當集訓隊組織戰術演練時,她敏銳地意識到在高強度對抗環境下,如何快速準確判斷“傷員”情況、并實施有效的戰場急救,同樣是提升班組生存與續戰能力的關鍵一環。于是,她主動向隊干部請纓,利用訓練間隙,為大家系統講解并示范在戰術背景下,如何利用地形地物快速接近傷員進行止血、包扎、固定等基礎生命支持技術。她嚴謹細致的操作流程和貼近實戰的生動講解,顯著提升了全隊的戰場救護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
“衛生員守護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指揮員守護的是整個集體的勝利與榮譽。我要把對生命最高的敬畏與守護,融入未來帶兵打仗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決策中,讓我的連隊不僅具備敢打必勝的勇氣,更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健康與完整。”
戰術素養,激發隊伍戰斗力
劉怡蘭的身上帶著一股特戰女兵的獨特氣質,5年的特戰生涯,錘煉出她敢于挑戰困難的品格,一旦進入訓練狀態,全身心投入。
尤其是在戰術訓練中,劉怡蘭所展現出的軍事素養,堪稱全隊的“標桿”。但她很快察覺到,部分來自技術或其他保障崗位的隊員,對于戰術意識的理解、單兵戰斗動作的掌握還存在偏差,甚至帶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對此,她采用了一種更符合“特戰”風格的方式——以身作則、潛移默化,行動勝過千言萬語。
格斗基礎訓練時,劉怡蘭主動上前擔任配角,用干凈利落、極具實效的反擊與控制技巧,令所有隊員心生敬佩。她還會利用休息時間,主動為那些戰術動作不夠規范、不夠熟練的隊員“開小灶”,耐心地將自己那套嚴苛到極致、追求效率至上的訓練方法與心得,拆解成一個個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步驟,細致傳授。
在一次復雜地域組織的偵察演練中,小隊成員在判定方位和確認目標點時出現意見分歧,嚴重影響了行動效率。劉怡蘭憑借豐富的滲透偵察經驗,冷靜地依托現地地形地物,快速分析了潛在的敵情威脅和各條運動路線的利弊,隨即提出了一個更為隱蔽、高效的行動方案。“按這個路線,充分利用陰影和植被遮蔽,小組交替掩護,分組合進!”她低聲下達指令,分析透徹,行動果決,最終帶領小隊圓滿完成了偵察任務。那一刻,劉怡蘭在隊員們眼中,已不僅僅是一名優秀的學員,更是值得信賴、能夠帶領大家打勝仗的“戰術核心”。
“我們空降兵,一般落地便是身處敵后、天生被包圍的。如果沒有超越常人的頑強意志和頂尖的戰術素養,如何在絕境中求生,如何能克敵制勝?”劉怡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不斷地影響著身邊的每一位戰友,向著更高的實戰化標準奮力攀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