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泰知道后,當即跑到現場,與太傅司馬孚倒在地上,枕著曹髦尸體號哭盡哀。不久,司馬昭也進入宮禁,見此情景,便問陳泰:“玄伯,天下人當怎么看我?”陳泰說:“只有斬殺賈充,才能以謝天下。”司馬昭又說:“你再考慮看看有沒有別的辦法?”陳泰回答:“難道還能讓我說別的話嗎?”因過于悲慟,不久即去世(遂嘔血薨)。
陳泰(200年~260年),字玄伯,潁川許昌(今河南省許昌市)人,陳群的兒子,荀彧的外孫。潁川陳氏也是漢末三國有名的望族,陳群的祖父陳寔,父親陳紀,叔父陳諶,于當世皆負盛名。所以陳泰可謂出身名門,但陳泰卻成為一代名將。
![]()
主政并州,懷柔外族
曹魏青龍(233—237年)年間,任員外散騎待郎。青龍四年十二月(237年2月),陳群去世,陳泰襲封潁陰侯爵位。正始初年(240年-241年),遷任游擊將軍。正始五年(244年),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將軍、持節、護匈奴中郎將,主管并州的軍、政、法等事務。
陳泰轄區及周圍地區民族眾多,他很注意對當地各少數民族采取懷柔政策,威信很高。當時的京城權貴托他在邊地購買奴婢,并附送寶貨。陳泰將所送之禮皆掛在墻上,從不打開。正始九年(248年),陳泰被調回京城任尚書,將權貴所送之禮全部退還。
![]()
勸曹爽投降,鎮守雍州多次擊退姜維
公元249年,高平陵政變爆發,當時陳泰跟隨曹爽、魏帝曹芳一起前往高平陵祭祀。陳泰、許允勸曹爽投降,隨后司馬氏控制朝廷。盡管陳泰自幼與司馬師、司馬昭為友,關系非常好,但為了避開朝廷中的斗爭,陳泰主動要求外出任職。他被調任雍州刺史,代替原刺史郭淮,并加奮武將軍,處于對蜀作戰的前線。
![]()
陳泰剛一到任,姜維督軍進攻雍州,依傍曲山筑兩城。姜維熟悉隴西風俗民情,欲誘羌胡歸蜀,以控制該地區。派牙門將句安、李歆等人駐守,并聯合羌胡人進攻附近各郡。陳泰調度有方,成功應對姜維的進攻,姜維迅速撤回,而句安、李歆等人孤立無援,只好獻城投降。
嘉平四年(252年),蜀人策動西部部分民族造反,攻打郡縣,陳泰即上書請求將雍州、并州兵力合在一起前往鎮壓。并州軍隊在調動過程中,因不愿遠征而出現兵變,結果陳泰只好單獨率軍前往,亦大獲成功。
![]()
正元二年(255年),姜維與夏侯霸等人趁司馬師剛死,司馬昭掌權未溫之際大舉進攻魏國。在狄道之戰、曲城之戰中,陳泰統帥鄧艾、王經等人和姜維斗智斗勇,最終成功抵擋了姜維的進攻。
![]()
甘露元年(256年),司馬昭將陳泰調回朝廷,任尚書右仆射,負責選舉任命官員。不久,吳將孫峻率軍出淮、泗,擺出欲攻魏的姿態。司馬昭即調陳泰為鎮軍將軍、假節、都督淮北諸軍事,并詔命徐州監軍以下皆受陳泰節制。孫峻退兵后,朝廷又召回陳泰,改任左仆射。
![]()
曹髦被弒,憂憤而亡
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不能忍受威權日去,便親率殿中宿衛、蒼頭、僮仆等,欲攻打司馬昭。在南闕與司馬昭的親信賈充展開激戰,混戰中,賈充指使太子舍人成濟弒殺曹髦。
![]()
陳泰死后,被追贈為司空,謚號穆侯,并被厚葬,后來石苞死時受到的待遇“帝發哀于朝堂,賜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三十萬,布百匹。及葬,給節、幢、麾、曲蓋、追鋒車、鼓吹、介士、大車”被史稱為“皆如魏司空陳泰故事”。
陳寔、陳紀、陳群,潁川陳氏絕對算得上漢末魏晉時期的名門望族,荀彧的家族和陳群的家族保持聯姻,陳泰是荀彧的外孫。這樣的出身,按理說陳泰本應是一個儒雅的士人,卻沒想到陳泰策馬長槍成為一名將軍,并且立下許多戰功。
![]()
陳泰與司馬昭兄弟,同為士族子弟,自幼交好,但陳泰本身卻又是魏國的大臣,所以面對司馬氏和曹氏的權力斗爭,陳泰有意識的選擇避讓。但當魏帝曹髦被弒,陳泰還是忍受不了這種煎熬,悲痛嘔血而死,算是為自己的矛盾與糾結劃上了一個句號(陳泰曾勸曹爽投降,卻又哭曹髦)。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呂思勉《三國史話》、《三國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