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幾年前,一部叫作《三礦》的紀錄片在央視頻道播出,它以山西陽泉為背景,講述了一座百年老礦的興衰。影片將鏡頭聚焦在煤礦工人身上,記錄了他們關井前的奮斗事跡,并展現了工人在高壓、高危環境下的艱辛與困苦。在這部紀錄片制作和播出的那幾年,即 2016 年至 2020 年期間,全國煤礦數量由 1 萬多座銳減至約 4700 座,與《三礦》類似的故事發生在許多地方。
正因為近一個世紀以來人類對化石燃料的過度依賴,溫室效應不斷加劇,極端氣候事件頻頻發生,也讓能源轉型變成了無法回避的命題。但在轉型過程里,我們不得不繼續追問,煤炭代表的傳統工業下的個體正在經歷什么樣的轉變,他們的生活、身體和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他們的命運又會走向何方?
四毛榴蓮的漫畫作品《雪地里的大象》以煤礦工人后代的視角,描繪了其中一類命運的走向。漫畫中,主人公帶著女兒返鄉后,和曾是礦工的父親聊到了自己的童年,這讓她想起那些逝去的人與物。由于氣候變化,兒時純凈的大雪如今只殘留在一場關于巨象和黑雪的夢里。當主人公感嘆著美好的消逝,她又發現希望正以另一種方式生長。故事所展現的,是氣候問題對個體更深層的影響。
這篇漫畫是由單讀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聯合發起的氣候行動者 2025——“再生”創作征選項目的第三部作品。有時我們會像漫畫主人公一樣感到恐懼和悲傷,但仍盼望著,每一份微小行動積攢的力量能夠治愈往日的傷痛,推動我們走向未來。
“我站在雪地里想著,有些消失的也許不會再回來了,但那些新生的,正在長出新的模樣。”
![]()
雪地里的大象
編繪:四毛榴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氣候行動者 2025——“再生”創作征選
更多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