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豆瓣小組“我發現個規律”
由豆瓣用戶@我的AC 授權發布
原文標題:我發現:生活中遠離“致癌物”最有效的方法——舍得扔
感謝作者為豆瓣提供優質原創內容
前兩天,家人把一個只壞了一點的蘋果削干凈讓我吃。我吃完之后覺得哪里不對勁,于是就上網查了一下。
一查嚇一跳,蘋果看似好的部分其實也滲透了菌絲,周圍的其他食物也有可能染上了菌絲,只不過肉眼看不到。且這種叫“展青霉素”的霉菌具有致癌性。
當時我就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生活中只要看到有一點不對的食物,直接扔。
![]()
其實,我以前看到那些科普視頻只覺得有點嚇唬人,怎么生活中什么東西都致癌,我天天吃怎么就沒事。
后來看到身邊人一個個肝癌、胃癌、各種癌癥晚期,才明白癌癥發病很慢,很多一查出來就已經晚期了。
一些生活中常見含有“致癌物”的物品
1、花生、瓜子有苦味立馬吐掉漱嘴(含有黃曲霉素)
2、大米結塊有霉點不要再吃
3、切菜板、筷子(竹木質)有裂縫、霉斑,要定期更換
總之,吃的、用的只要看起來有點問題,就要盡快處理。不要拖延,不要將就,更不要舍不得。
舍得扔不是浪費,而是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
![]()
豆友評論
@廢物詩人
是的,以前講食品安全那一課,老師就說有一點點壞了的蔬菜水果,整個都要扔了
@阿特拉斯聳聳肩
黃曲霉素那個一定不要輕信什么農家現榨花生油或者自家茶葉(未經過檢測的),很多朋友圈里喜歡賣,都是重災區。。。
@ocean
是的,我們的健康比這些東西貴多了
![]()
@克蘭西貝爾復新
我說個更簡潔的,就是和長輩的生活習慣割席
@1A2C3C4D
我以前會先吃壞的,可是好的明天吃也變成壞的,然后一直在吃壞的。現在就直接丟,吃好的。昨天也是,開了個熟過頭發黑的牛油果,我不確定,可是另一個也是熟透了,我就干脆丟了壞的,開另一個,發現另一個好好的,就開心地吃了。下次我要早點吃。
@momo
此規則亦適用于人際關系
![]()
-本文轉自公眾號:每日豆瓣-
未經許可,請勿二次轉載
轉載授權請聯系原作者
圖片來源:豆瓣、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